发展
文化产业破茧成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扬州这座城市而言,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千百年前积淀下来的文化基因中,随意取出一点,就能铺写出锦绣文章。
“扬州玉,天下工”。传承了古代琢玉技巧的现代工匠们,更是用一种现代产业化的生产,将扬州玉器的美名发扬光大。扬州工艺美术集团,也入选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像这样的国家级文化产业“金字招牌”,扬州绝不仅此一家。“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以其人文、生态、休闲的独特价值,以及文化和旅游的完美融合,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扬州智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聚集了汉方数码、笛莎公主文化传播、捷泰信息科技等6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水到渠成;而在扬州开发区,一条从电子墨水到电子图书的产业链已然
成型,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落户扬州,更是实至名归。
“这些年来,扬州的文化产业从走到跑,从起步到爬坡,发展得非常快速,现在已是破茧成蝶。”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仲玉龙介绍说,“也就是这几年时间,文化产业所占城市GDP的比重在逐年稳步增长,不出几年,必将成为扬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展望
发挥想象期待高飞
对扬州来说,拥有这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结果。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正在不断转化成丰厚的产业储备,使扬州的文化产业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后备优势。而一些新型的创意文化,更是让人看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媒体在笛莎公主文化传播公司内看到,近百名员工正坐在电脑前,进行网络销售。笛莎娃娃从影视作品,到实体玩具,再到主题公园,已经成功打造出涵盖小女孩学习、娱乐、休闲、生活的“女孩全产业链”。
“像笛莎娃娃这样的文化创意公司,还应该再多一些。对于文化产业来说,需要这样的大胆创意。”仲玉龙说,“远的不说,就拿近邻常州举例,近年来演绎出‘无中生有’的恐龙园,‘借题发挥’的春秋淹城乐园,还有‘变虚为实’的环球动漫嬉戏谷,已经成为经典的常州文化产业现象。扬州的文化产业,只有发挥想象,才能飞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