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信 » 正文

无线城市扩张期:移动已与161城市签署合作协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3 16:31:25    浏览次数:68    评论:0

竞争者加入

中移动捷足先登,但并不代表其一定能够垄断市场。

中国电信和联通也都瞄准了宽带无线城市这一市场,推出了各自的类似业务,并在各地全力扩张。对此,业内有人士表示质疑,认为无线城市扩张过快,目前还是以炒概念为主的发展过热。

而在运营商人士看来,无线城市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工程,在推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地政府与用户的实际需要,以此为突破口加快无线城市建设。通过此前的摸索积累,运营商已经建立相对成熟的经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入手,推出公交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应用,同时借助政府的资源,加快推广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政府解决燃眉之急,形成双赢合作,令无线城市的应用都落到了实处。

比如,中移动的无线城市推出“政务、公共事业、交通、医疗、教育、就业、金融、旅游、生活服务、消费购物”十大门类、五十个重点应用目标,已获得所在地市民较为广泛的使用。

在北京,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查看14家医院的科室、医生及可挂号源信息,并进行预约挂号;在福建,市民可以通过手机购买长途汽车票。仅在今年春运期间,就有近50万人咨询,并购买汽车票4万多张。

在宁夏,中国移动与电力公司共同进行了无线智能抄表系统的改造,以实现电网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在广东,市民可以通过专用终端查询违章、停车、驾驶证信息。

在重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电影时刻表、场次,并进行在线选位和购票,也可以用手机查询甚至点播超过40个数字电视节目。在贵州,考生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查询高考成绩。应用推出后不到3天,仅贵阳市查询访问量就超过了17523次,安装包下载量达到了1000余次。在江苏,中国移动与南京市政府合作开通了市长互动信箱,用户可以随时发送建议到政府相关部门……

开放与融合的挑战

无线城市在中国展开,运营商是第一推动力。作为承载中国城市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愿景很清晰: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打造高效电子政府,融合行业信息资源尤其是公共事业服务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生活。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行业信息化孤岛现象严重,政府管理部门及各个行业间,在信息化开放的政策和开放意愿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和协调的步伐。这就使得无线城市在聚合信息资源服务城市居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来自行业及其管理部门的种种行业壁垒。如果壁垒不打破,无线城市的应用将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破题之道,需要有形之手的强力推动。一方面,需要对政府及其公用事业部门的信息公开和共享上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标准,同时,也需要政府在行业管理政策上,鼓励各个行业打破壁垒。

 
关键词: 无线城市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CDC1693825957131B52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