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iPad:革命还是骗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53:17    浏览次数:355    评论:0

    什么功能都往里装,将是一个巨大的杯具,也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完美的产品,销售曲线必然不美。消费者将“得一知己足矣”,在你的专卖店里只看不买。

    索尼是个中老手。一个经典的例子,索尼在推出世界第一台HiMD录放随身听时,特意使其无法外接电池盒,并加大了机壳中镁元素的含量。那些存放时不注意的机器,最终会因为机壳中氧化镁含量的上升而渐渐变黑。正是这些令人咬牙切齿的缺陷,像一个鱼钩,钩住了消费者企盼更新换代的心。

    iPad得索尼真传,将“缺陷美”演绎至极,远甚于iPhone备受诟病的“不能换电池”等小毛病。从设计之初,苹果已清醒地知道让iPad做什么,并将软硬件资源聚焦于此。与全能但低效的上网本相比,这是另一种封闭式设计理念:做减法。

    勇气相同,姿态却不同,甚至颠覆性地另辟歧路。iPad不再像此前的苹果产品,一倍于同类产品的平均售价,令大众仰视。399美元的起步价,专注的功能,易用的设计,平实的外观,一切都在宣告着iPad放下身段,冲出极客、商务精英们口袋的决心。

    想想看,不必担心几个小时就没电,开机不用等待太久即可看书、写字、上网,指指点点之后,随手放进包里——这将足以掩盖它的诸多缺陷。

    在坚持“革命论”的人士看来,iPad由此获得了从老人到儿童的心,即将掀起一场跨越数字鸿沟的社会革命。唯一的问题是,这群人的消费意愿如何?而绕道走钢丝,是否足以摊平iPad的研发开支?

    被唤醒的品类

    本季度末,随着iPad全球正式发售,Wired,GQ,VanityFair,TheNewYorker和Glamour等杂志将推出第一批iPad版本电子杂志,由出版商康泰纳仕(CondeNast)发行有关软件。

    显然,黑白屏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无法展现杂志的多彩魅力。尽管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称不惧怕对手的竞争,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iPad发售以来,此前独领风骚的Kindle迅速退出了报章杂志的显著位置。

    同一品类中,Kindle是先来者,紧随iPad的有基于谷歌CHROME系统的平板电脑,还有微软、惠普、Pegatron和Archos联手打造的平板电脑。iPad发布会被苹果安排在MacPro笔记本和iPhone3GS手机发布会之间,也无声地宣告了iPad介于笔记本和手机之间的品类定位。

    其实,去年夏末深圳华强路上,形似iPad的“山寨平板”已经批量发售。“超薄外观苹鸽平板手写笔记本电脑”的出品方兴龙姊妹科技有限公司认为,苹果是抄袭者,因为他们“推出更早”。兴龙公司于2009年8月推出P-88,并在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公开展示。

    回溯平板电脑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微软到ThinkPad几乎所有IT品牌的身影。自2000年微软推出Tablet原型机始,平板电脑的暗流涌动就从未停歇。

    然而,基于苹果iPhone对智能手机品类的引领效果,以及近期iPad的惊人销量,我们可以期待,iPad即将唤醒平板电脑品类,又一次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产品,激活一个大到无法想像的市场。贝索斯、盖茨,以及无数珠江三角洲的“山寨”厂商们,都应当为乔布斯寄去市场推广费。

     

 
关键词: iPad,乔布斯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1BF56D317264067B19C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