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纵横中国汽车市场的当下,横亘在吉利面前的不仅仅是强大对手的重重包围,还有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程度、以及对汽车核心技术的把握。从而某种程度上来讲,吉利的整个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挑战到突破的缩影,而吉利的梦想就是中国汽车工业朝着自主方向发展的梦想。
吉利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来自是中国整体汽车需求量的爆炸性增长,但更主要的是取决李书福独特的市场战略:先把低端市场做好,然后再进入中级轿车市场;在做好做大国内市场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迅速积累自己的研发能力和投入,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最终将实现三分之二的出口,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
李书福的成功,是一个偏执救赎者的成功,也是一个敢于突破自我的中国企业家的成功。松下幸之助造出第一个开关时,没有人会想到要去买他的开关;福特造出黑色T型车时,没有人认为已经有了马车、这世界还需要“汽车”这种东西;在李书福的吉利汽车上路之前,没有人认为中国私营企业可以造出能上路跑的轿车。这些层次不同、背景不同的创业者虽然做了不一样的事情,但其成功的核心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家们救赎情结的最完美体现。
“吉沃”联姻是否会生出一个好的结果?这是许多人所期待或困惑的结果。但或许结果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中国企业成长的路途中,裹足不行、固步自封之害甚于猛虎,它阻碍了行业纵深发展的可能性,它抑制了企业应有的不断向前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偏执救赎者或许会犯错,但他们的独立之精神、探索之勇气无疑给无数中国企业带来有益启示。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