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 » 正文

福布斯:中国为何没有自己的乔布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2 18:14:17    浏览次数:38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福布斯》撰稿人帕诺斯·穆都库塔斯(PanosMourdoukoutas)今天刊文,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自

    中华商机网《福布斯》撰稿人帕诺斯·穆都库塔斯(PanosMourdoukoutas)今天刊文,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乔布斯》:

    和世界其它地方一样,中国最近也在讨论乔布斯留下的遗产,许多中国人问:为什么中国没有熊彼特(奥地利裔的美籍经济学家)式的企业家精神,它是否有乔布斯、盖茨或者扎克伯格?

    所谓熊彼特企业家精神,即指发现和利用新市场机会,推新产品和新流程来开发机会。中国遵从儒家文化,这与熊彼特企业家精神并不能很好地协调。纵观中国历史,很少尊重发明家、企业家和商业领袖。

    和重商主义的欧洲相比,中国信徒们有时对企业家怀有敌意,欧洲却充满了文艺复兴、改革思潮,推崇弗朗西斯·培根的思想(他的思想最终被美国独立战争接受并推广)。

    中国信徒们的态度可能受遗传系统的影响,既允许成功的商人将利润投次于土地,成为地主阶层。另外,中国家庭将财产分给所有儿子,而不是只给长子,这使得年轻儿子的压力小,不会力求从事独立职业、寻找经商机会。

    经过30年的开革开放,中国企业家精神依然与西方国家、甚至一些亚洲国家不同。在中国,他们不是被视为先驱、冒险者,而是被当成英雄、努力工作的社会领袖,这成了追随员工和社会的榜样。

    劳模不会孕育出熊彼特式的企业家,也无法培养创新企业,如苹果、微软、Google、亚马逊。不是中国人无能力、无知识追求创新,也不是领导与政府之过。

    当然,它还与中国的体制有关,它没法追随、跟上新技术和全球市场的需求。除了后自由化时期的改革外,中国企业家很难获得开发先进产品的信息和激励,因为他们是计划经济的“单位”,而不是市场经济的“企业”。

    在这种制度上,企业家精神从市场供给方起步,通过资源实现;而不是从需求方起源,通过消费者实现。对于规划者来说,掌握大量资源,希望在短期内寻求增长,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不过全球市场快速前进,消费者才是经济的中心,而不是核心规划者,从这点上看该方法就不合理了。

    公平来说,并非所有美国企业理解并执行这种思想。许多由消费者驱动的企业,转变成供应驱动的企业,比如柯达、思科和惠普。

    最后,中国要有自己的著名企业家,就必须发展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经济,释放人的创造力,寻找新奇的方式来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同时积累自己的财富。

 
关键词: 福布斯 乔布斯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38A81DD25669CC6D09AE.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