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 » 正文

徐州广播电视台: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02 13:05:49    浏览次数:71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徐州广播电视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迅

    【中华商机网】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徐州广播电视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迅速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推进“走转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突出主题,创新形式,让“走转改”取得实效

    建立一批联系点。徐州广播电视台要求台领导班子成员、全台各相关中心负责人、制片人和采编播人员每人都要选择有突出特色的基层单位或偏远贫困的县、乡(镇)、村建立起联系点,每人每半年至少要完成一篇“走基层”的调研报告。目前,已经在新沂市万沟村、沛县草庙村、沛县齐阁村、铜山区汉王村等乡镇建立了固定的徐州广播电视台基层联系点,派记者轮流进驻,调研当地情况,加强与农民的交流,同时不断发回当地的报道。各中心、栏目结合各自情况在社区、企业等地方建立了30多个栏目联系点,加强和基层的联系和交流。

    开展“百名记者一线行”活动。组织全台广播、电视、中国淮海网、《徐州广播电视新周刊》等媒体100多名记者到基层一线采访。“百名记者一线行”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该台要求每位编辑记者要做到“四个一”,即联系一个社区,定期开展采访、调研;进驻一家工矿企业,关注其在决战“三重一大”、建设“小康徐州”上的先进经验;调研一个乡村,了解“三农”新变化、新成果;体验一个基层岗位,感受市政环卫、公交、电力等基层岗位的辛苦,学习他们的精神。

    开设专栏,立体宣传,形成舆论强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徐州台旗下各媒体均在重要时段和重要版面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刊播相关报道300多篇。广播开设《“三重一大”我们在现场》专栏,先后播出稿件50余篇,同时深入推进《行风热线》栏目“四位一体”运行模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电视开设《我们在基层》、《走基层乡村行》、《社区记者》等7个挂牌专栏,先后播发《乡村小学的幸福新学期》、《陈健美和她的早点铺》等90多篇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徐州广播电视新周刊》开设《看徐州、采民风》专栏,先后刊发《作别环岛》、《我的这五年》(上、下)等报道。中国淮海网刊载了100多篇相关新闻。民生的报道视角,朴实的报道语言,新颖的报道形式,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坚持“七个结合”,推动“走转改”深入开展

    “走转改”活动中,徐州广播电视台坚持做到“七个结合”,使这一活动既向上依托中央精神,又向下扎根泥土,有力促进了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

    一是把“走转改”活动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在“走转改”活动中,徐州台把记者走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线和基层,重点反映全市“三重一大”等基层建设者的风貌。广播《徐州新闻联播》推出的专栏《“三重一大”我们在现场》,播发了记者在徐州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工地的见闻,生动描绘出一个个普通建设者的感人形象。电视《徐州新闻》栏目播发《31对“三重一大”一线青年喜结良缘》报道了31对青年建设者的集体婚礼,让全市人民分享了他们的幸福。

    二是把“走转改”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徐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活动中,积极发现基层的先进典型,讴歌基层的凡人善举。

    跳转到: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流媒体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4D638F13066354E80BE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