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诞生了一大批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农业及新能源的中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催生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业板的推出将促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灯新兴产业孵化和培育,在中小创新型企业投融资、自主创新、公司服务链条中起到枢纽的作用。
与此同时,推出创业板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板块,更重要的是在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创业板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将促进创业投资良性循环,形成促使资本、资源和其他创新要素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聚的长效机制,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更好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尚福林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新兴加转轨的市场环境中,建设创业板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须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创业板的特点和风险规模,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与我国经济和市场环境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丰富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实践。
一是要认真汲取国际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国际经验表明,创业板市场建设要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总体上讲创业板是金融服务的一种模式,如果没有这种社会需要创业板就是空中楼阁;同时需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确保创新经济需求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并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二是要充分认识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创业板以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市场具有较大的活力,但是风险相比主板市场也较高,成长性企业具有业绩不稳定的特点,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有待时间检验,其经营模式、运作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式也比较特殊,部分公司股权结构不稳定,公司治理不完善,与主板相比创业板企业成立时间短,股本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和行业风险能力也较弱,面临市场操纵、炒作可能性比较高,对此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三是要从我国市场“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特征出发,加强对创业板市场的持续监管,逐步完善配套法律制度,信用体系,着力培养健康的市场股权文化,不断加强持续监管的力度,重点加大对不规范信息披露、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促进创业板市场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从保护广大投入者的合法权益出发,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加强对创业板市场风险的认识、理解和防范。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企业和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努力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审慎评估自身的承受能力,正确认识客观预期,理性参与创业板。监管部门也将着力强化持续监管,完善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
尚福林强调,应在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服务能力。
其中包括,推动创业板市场平稳推出,继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宣传,不断提高创业板企业审核质量,加大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力度,防范各类风险,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继续完善各项制度,推动创业板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