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博黄花梨家具展示件
图片来源:华夏收藏网逸古风黄花梨系列学习贴

上博黄花梨家具展示件
图片来源:华夏收藏网逸古风黄花梨系列学习贴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海南黄花梨。生长在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黄花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做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
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有犀角的质感。黄花梨木的比重较轻,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
黄花梨木的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人们常说的"鬼脸儿"。
海南黄花梨协会的资深会员、副秘书长魏希望说,海南黄花梨透着隐隐降香,它不仅能舒筋活血、降气散淤、改善睡眠,还能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和跌打损伤。除了药用价值,黄花梨最大的用途还是用于制造高级硬木家具,因为黄花梨木质坚硬、韧性大、纹理灵动美丽、而且散发着清香,所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黄花梨就已经被宫廷征用。
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以心材呈黄褐色者为好。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上乘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尔不群,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的高档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就有"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的记载。由于前朝过量采伐,使得清代中期以前黄花梨木材就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后来采用酸枝木代替。从已出版的明清家具资料看,黄花梨木有大材,宽半米、长两米的独板平头案都可以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