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富名媛 » 正文

陈旻君:创业时我像一条无水的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1:04:14    浏览次数:5196    评论:0
回忆那段日子,陈旻君用的词是“很冷很冷”。那时每天基本都是这样的:白天在外面跑,晚上回到住的宾馆先蒙上被子哭一场,然后再仔细算一下什么时候回去最合适、不丢人。然后再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天。

    就这样,坚持一天再坚持一天,公司终于在之后的有一个月销售业绩达到了10万元,合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传销模式也基本建立起来了。这让陈旻君和自己公司的下属在屋子里蹦唱了好半天。

    1997年,尚赫公司到了鼎盛时期,可是偏偏国家宣布不允许传销。当时陈旻君都傻了:这么多的员工,还有30万直销商,如何向他们交待呢!陈旻君不认为公司就这么完了,于是她跑到北京,一个一个单位跑,一个章一个章地盖。最后,国家工商局从30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公司中,定了10家企业可以转为直销,其中就有尚赫。

    陈旻君到现在还是认为除了产品的质量外,那一次的成功一方面是运气,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誓不罢休的劲头感动了别人。

    从对别人的帮助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陈旻君中文已经说得非常好了,她甚至还会说纯正的天津话。

    依然年轻的她,经常会被人认作是老板的秘书。有一次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来接她的人在周围转了好久都没有说话,她只好自己找上前去说:“我就是陈总。”让对方很是吃惊。因为在一般人眼里,能把企业做得这么大的人,应该是一位四五十岁的男士。

    她常说在中国的11年,比自己在美国的22年收获要大。因为过去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现在不仅学会了经营之道,关键是了解了中国许多特有的东西,当然这里面有许多是出于不情愿的状况下了解到的。

    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不赚钱的时候没有人理你,而一旦赢利,就会有许多部门许多人找上门来。曾经有人告诉过她,你这个公司被50个部门管着,包括街道、技术监督局、工商、税务、公安等等,她被吓了一跳。

    可她仍觉得自己非常幸运。于是她想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她很热心公益活动。

    在中国11年,陈旻君一共捐助了5所希望小学,还给一所大学捐助了400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是她一贯遵循的原则,她爱说:“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她曾参加了一所希望小学的开学典礼,看见山里的孩子在大冷天竟然没有鞋穿,让她很受刺激:“贫困,我们帮不过来呀!”她说这也是这些年自己一直想把企业做得更大的一个动力。

    她很看重自己以及公司的价值,一方面是自己的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第二是自己的公司让许多人赚到了钱。如今,尚赫已经投资近亿元人民币购地建设了尚赫智能科贸大厦。

    守法经营,目标是进入中国纳税十强

    陈旻君干过一件让人听起来不可思议,甚至让人觉得“残酷”的事。2003年是尚赫在中国创立10周年,而当时陈旻君正在孕育着一个小生命,巧的是孩子的出生时间与庆典时间几乎重合。为了能参加庆典,陈旻君竟然在台湾的婆家“逼”着大夫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将孩子提前一个月带到人世。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DA9B26B417782F2FDA48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