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衡运转。
平衡是对界域之间的协调。界域之间的协调是运转的条件,而运转是项目成活的标志,又是发展的根据。它们的时间顺序是:界域――平衡――运转――成活。可见,平衡运转是建立在界域之上,对运转及企业的成活起着基础作用的环节,也是能否把握项目对象的最终体现。
运转是企业的生命。运转就是投资面临的最直接目的。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企业的生命在于运转。讲企业这个是关键,那个是岂决定作用,失去运转一切无从谈起。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有重点,但是,不论哪个重点都必须建立在运转的基础之上,而运转的本身就是各个界域间的平衡运动。离开平衡,重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平衡是运转的条件。这是因为,企业的所有要素及其界域都不能独立发挥作用,这就同一辆汽车,发动机再重要也只能通过系统发挥作用。都知道市场重要,一个新产品投放市场,做了大量广告,营销这个界域作用可谓突出了。如果产品尚不成熟,功能还存在缺陷,或者价格定位不准,广告的作用成了它目的的反面,等于告诉人们这个产品不行。小的不平衡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大的不平衡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补板是平衡的重点。即抢救最薄弱的环节。但平衡的工作是管理的日常行为,管理者不是消防队,整天疲于奔命,按下葫芦起来瓢。要在对界域通透,创新合理的基础之上发现惯性,把惯性确立成规则,把规则表现为标准,精确明了的标准――目标、职责、评价等等。这些被管理学称为管理的基矗要实现有效的协调,基础是不能没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