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世界鞋都”的生命力如野草一般顽强。今年8月,东莞吊销各类鞋企100多家,但当月又新注册登记了205家鞋企,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大约为吊销企业的两倍。

鞋业企业生生死死并不重要,注销多,不代表倒闭多;注册多,也不代表核心竞争力强,赢利模式优。参透个中的道理,就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鞋企生死数量变化上,而会着眼于整体的鞋业产业链的生态变革与改善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般的鞋业生态对于世界鞋都而言,应该已完成了历史的使命。野草型鞋业生态本质上是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这样的企业缺少长成草原上的大树的基因。所以,死得快,复苏得也快。
如果说加工贸易是东莞鞋业的1.0版本的话,自主经营应算作是2.0版本,到当下,东莞鞋业应进入研发独立、销售多元和文化引领这样的领域,世界鞋都完全有能力打造全新的3.0版本。
东莞鞋业3.0版本应成为东莞鞋业走向未来的标准版本,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的革新和进步。一是对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行革命性的颠覆。企业不仅仅要专注于生产和研发,还需要适应消费市场新的变化。在个人化个性化已成为市场核心词的这个时代,埋头生产已变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鞋业的3.0时代,生产的定位应演变成为顾客鞋品顾问中心,这一中心的任务是为顾客提供鞋品解决方案,而不再单纯地售卖产品。基于此,鞋业组织流程就该随需而变,企业不再是生产单元,而是融合了时尚咨询、接单、数据收集及方案提供、产品生产的一个综合体。在这个时代,除了产品品牌会发生推广效应外,服务品牌也会带来大量的订单。
企业生态的变化必然带来鞋都行业生态的改变,一部分产业资本应向上流动到营销领域和时尚文化的中介领域,以大型的接单中心、品牌化的销售网络和鞋业文化引领的实体出现。而这是东莞3.0版本的第二方面要求。社会化的接单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因应内销市场激活后对品牌的需求细分。现在的鞋业生态,类似于本世纪初的白酒市场,当市场细分达到极致时,如同四川邛崃那样的“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就该粉墨登场了。而产业资本会因为行业专业化品牌化分工的需要,进入营销领域,为当地鞋业品牌服务,从而将行业的加工能力优势转变成区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当然,行业要整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需要东莞能提升鞋业的时尚文化话语权。
产业资本的变革步入3.0版本,东莞作为“世界鞋都”才真正有名有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