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国庆将至,又进入石榴的黄金销售期。这几天,临潼区美林石榴合作社工作人员特别忙碌,不少老客户打电话前来订购,合作社负责人张迎军说:“今年石榴产量可达6万吨左右,由于近几年区上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加上没有自然灾害影响,果子品质要好于往年,商品果批发价一公斤7元,价格略高于去年,今年石榴销售能打一个翻身仗。”
临潼石榴是我国最早从国外引进栽植的果树,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目前,石榴种植面积约12万亩,分布在骊山北麓一带,凡来临潼的中外游客,都以能品尝到这里出产的石榴为一大快事。临潼石榴畅销国内各省市和港澳地区、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达10万公斤。
该区通过加大对特色农业资金、政策、科研扶持力度,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农业品牌。通过建设无公害石榴生产基地,使石榴生产逐步规范化,石榴的食品安全等级不断提高,先后认证绿色实力基地20000亩,发展无公害生产面积3万余亩,建设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个,在铁炉街道引进突尼斯大粒软籽石榴200亩,更新、新植优质石榴面积1万余亩。据有关部门测定90%的临潼石榴为无公害食品,60%以上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如今,临潼石榴已形成了精品化生产、专业化运营、品牌化销售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12家石榴专业合作社成为临潼石榴果农的“娘家”,专业合作社社员遍布临潼整个石榴产区,通过外联专家,内结农户,改变了农户分散经营,统一组织培训,进行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研究,选育良种,开展果实套袋和保鲜贮藏实验,研发生产石榴专用肥。巨籽蜜合作社果农陈航洲使用新技术后每亩石榴减少生产成本1000多元,而且亩产量提高了两三百公斤。经过品种不断地改良、无公害防虫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分散农户汇聚起来得到实惠。
同时,该区不断延伸石榴的后期加工产业链,经过近几年的研发,各种档次的红石榴酒、石榴果汁等深加工产品得到群众的认可。相继注册6个石榴商标,石榴酒商标3个,其中“临研”、“林彤”、丹若尔获西安市著名商标,通过延伸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使整个石榴行情也随之提升,实现了产销两旺。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榴旅游观光农业,建成石榴观光园1万亩,不断吸引着四方游客去观赏、休闲、采摘,实现生态、旅游、观光的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