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业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和品牌战略的体现。对于企业来讲,战略终极目标是盈利,盈利才是王道。企业业务选择是服务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企业业务选择上固然要保持其与集团整体战略和品牌战略的一致性,但业务战略的发展和选择及其最终的成败并不能笼统地归结为企业战略及品牌的成败。所谓“一地一城之得失,不足以论英雄”便是这个道理。联系到品牌战略层面而言,企业业务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品牌价值的提升行为。联想集团在移动业务方面的发展也是一样的。正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所说,“联想回购的并非单纯的手机业务,而是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我们不顺应这一趋势,就要掉队。”此前,柳传志也曾指出,在PC行业中,CPU和操作系统这两个核心制高点已经被英特尔和微软占据,这给整装型企业剩下的空间很少,而新领域就是联想突破的机会。
其次,品牌的核心在于内涵,产品本身只是体现。企业的品牌发展应该是适应并力求引导消费者,达到消费者追随的目标。联想集团选择用“联想(Lenovo)”品牌进军移动业务,是联想品牌在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的一次拓展。从“联想”品牌服务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快速、不断地升级。业界几年以前就曾出现“卖电脑不如卖白菜”的笑谈,这说明竞争的白热化和营销策略的同质化已经让整装电脑业务集体遭遇发展的瓶颈,现在拼的是综合品质——进一步说——就是品牌的号召力。联想品牌的号召力在哪里?它并不应该是电脑或者是手机这样的实物产品,而是一种品牌文化内涵。再者,从联想集团再次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行动来看,其实符合联想IT企业属性和品牌属性的,但怎样帮助“联想”升华其品牌内涵,这才是联想集团面临的新问题。
联想在移动业务方面的“两进一出”行为,只是联想集团战略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作的阶段性的战略调整而已。虽然遭受质疑,但对企业来讲,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是朴素的,容不得半点儿虚伪和意气,出售和回购都是顺应市场形势及总体战略需求的行为,是其业务战略发展的需要;移动业务的回归对联想集团的品牌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想”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是电脑么……
“移动”的门
联想集团“两进一出”移动的门,而且是低价卖出,高价而且是以翻倍的成本回购,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对于联想集团来讲,进出“移动”的门,似乎是举重若轻的,但是对于“联想”品牌而言,在一定时期内饱受一定量的不和谐之音也是自然。因此,联想集团必须在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终端服务业务发展之初,就确立清晰而明确的品牌战略指导思想,这是其最终为“联想(Lenovo)”增值的基础。这方面,苹果(Apple)已经踏出一条明路。
苹果品牌的产品在全球拥有众多忠诚的消费者和粉丝。我们知道,苹果起家也是做电脑的,但其却在MP3领域也获得了不朽的成就,甚至成为业界的形象代言,而如今的iPhone更是苹果的又一经典力作,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那么苹果引得消费者追随的秘诀是什么呢?众所周知,Apple一直以来以其精致、简约的设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可以说,这一点便足以让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传承久远,无论其电脑、MP3、手机抑或其他,其产品业务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满足其消费者在不同领域对苹果品牌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