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卫斌的资产有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每件饰品都有一个价格,有的高达数十万元,有的仅几百元,“没有卖出之前,这些东西可说就只是商品,不是钱。”
玉石商人都有很多保险柜,这些柜子中装的,不会是股票、现金,只会是石头。但凡商人们打开了保险柜,就知道那些东西绝对是“镇店之宝”,其价格动辄数十万元至两三百万元。
芒市珠宝街上,“三和玉缘”的老板赖长金的保险柜中,有一条“鱼”,那是一条看起来像鱼的黄色石头,有眼睛、鳃、鳞片。倘若出售这块石头,赖长金要200万元;“三源珠宝”的保险柜中,有一块白底黑花的黄龙玉草花摆件,老板刀搏称这块石头价值200万元。
玉石老板可能拥有一屋子的宝藏,但其账面上不一定有多少现金,因为他们一直在买进卖出,要买一套房子,可能必须得变卖一些宝贝。“假如卖出几件东西,有10万元了,那么我们可能立即又得外出寻觅更好的毛料石,打造更多更漂亮的饰品或摆件出来。”徐卫斌说,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美,这就要求了大家不断地提升物品的质量和价值。
剑客传奇 卖了房子“炒石头”
2002年,时年53岁的沈志祥从德宏州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办理了半退养手续,开始正式与奇石结缘。
在正式辞去公职之前,他就在玩石头,仅仅是奇石而已,没想到后来变成了玉石。那时候的黄龙玉,叫黄蜡石,就分产地有了名称,有柬埔寨黄蜡石、广西黄蜡石等。2002年3月,沈志祥在芒市大河中发现了一块黄蜡石,带有铜钱花,很漂亮,还专门请了一辆拖拉机拉回。
2002年4月,沈志祥正式办理了退养手续,开始了他的根雕、树化玉、奇石生涯。当时,黄蜡石无市场,只是作为一种奇石进行收藏。
2004年泼水节,北京来了几位客人,看见店里面的石头后非常震惊,要买走,而沈志祥当时并没有卖过黄蜡石,连参考的价格都没有。“我觉得那两块黄蜡石,最多只值几十元,不知道怎么报价。”沈志祥说,对方执意要买,每块石头以3000元成交。
那两块石头被人买走后3个月,沈志祥又迎来了另外几位北京来的朋友。那块在芒市大河中发现的铜钱花石头,又被人以1万元买走。
2004年5月,他见到了徐卫斌用黄蜡石所做的手镯,因此萌发了用黄蜡石做貔貅、皮带扣等饰品的想法,并且选了材料,做出了第一批貔貅,共5只,其中2只以150元一只的价格售出。沈志祥目前仍保存着的那3只貔貅,2黄1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