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电 » 正文

统一技术标准是广电网络发展的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2 18:20:02    浏览次数:50    评论:0
导读

中华商机网 各地广电的数字化基本上是由各地运营商自定技术标准,自主定制机顶盒,然后通过行政价格听证涨

    中华商机网 各地广电的数字化基本上是由各地运营商自定技术标准,自主定制机顶盒,然后通过行政价格听证涨价,用增加的收入分几年摊销机顶盒的费用。在有政策保护的时候,成本的摊销时间只是长短而已。但三网融合之后就不同了,由于允许电信运营商开展IPTV业务,IPTV的互动性可以对用户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很多广电推动互动电视受阻也似乎证明了这种发展趋势,广电旱涝保收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广电的机顶盒发下去了,用户却流失了,到后来连银行的借款都还不上。嫌贫爱富的银行已经看到了这种变化,广电网路的融资环境逐渐变差,机顶盒厂家的款越拖越长,风险也越来越大。

    但广电网络的兴衰关系到很多人的饭碗,广电运营商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统一技术标准,让机顶盒市场发展有持续的推动力

    各个运营商所定制的机顶盒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机顶盒不能通用,无法实现机顶盒的市场化销售。广电仅仅从指定的几个机顶盒厂家进货,获得订单靠的是关系而不是技术进步,机顶盒的质量、性价比也自然不高。实际上我国已经完成的数字化整转,其技术水平基本上维持在初始整转的水平,由于运营商在整转时并不专业和相对保守,往往选择落后的机顶盒硬件和封闭的软件,致使后来的机顶盒无法承载更多的应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标准不统一,各个软硬件提供商自立标准,采用了五花八门的封闭技术体系。最为典型的是封闭的CA系统,此外还有浏览器和股票系统。

    这些封闭技术体系的存在,在各自成了气候的时候,就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厂家就难以进行规模化化生产,机顶盒成本就难以降低,反过来又加重了运营商的负担。

    其实,机顶盒仅仅是广电运营商控制用户收费的一个简单工具,只有广电运营商才会买单,也只有在运营商进行数字化整转的时候,才会有市场。同时,很多地方还靠着垄断优势高价卖机顶盒获利,机顶盒厂家根本无法与最终用户接触,更不了解他们的需求,当然也无法开发出能让老百姓喜欢的并愿意掏钱买的机顶盒。在失去了运营商市场需求之后,机顶盒的技术进步也就停止了。

    广电机顶盒是一个完全的由运营商驱动而不是用户市场驱动的产品,如果全国大部分地方完成了数字化平移,机顶盒市场将急剧萎缩,对机顶盒的技术进步驱动力就消失了。

    机顶盒资产属性,决定了机顶盒将物尽其用,使用寿命很长

    不论用户以什么方式得到机顶盒,买也好送也好,广电定制的机顶盒离开特定的广电网络,机顶盒和智能卡将变成废品。也就是说,不论机顶盒以何种方式提供给用户,机顶盒实质上都是广电网路的资产,只不过不是在运营商的仓库,而是在老百姓的客厅里,机顶盒的作用仅仅是广电运营商控制收看的工具,而且用的电也是由老百姓自己掏钱,据悉机顶盒已经成为家用电器的耗电大户。因为技术封闭,除了看电视之外,目前还没有开发出能够吸引老百姓自愿掏钱购买的新型机顶盒。

   

 
关键词: 广电 网络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F80D767B268831351DEE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