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创新: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民企发展后劲和发展空间的紧要大事。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产权明晰、动力强劲;最大的问题是产权封闭、势单力薄。单纯靠自我积累来做大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如何兼并重组,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资源整合。
现在的关键是观念问题,民营企业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一点与西方的观念不一样。经过200多年的摸爬滚打,西方企业早就认识到必须走联合兼并的道路,现在国外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是股份制,老板是谁不知道。对中国民营企业来说,体制的变革和创新这一关早晚得过,从单个资本走向社会资本,而闯不过去的话要么是永远长不大,要不就死掉。
在当前情况之下,改变不了环境,企业只能改变自己。现在看来,危机中能够挺得住的都是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小企业一下子就摔跤了,所以就要进行企业体制的创新,兼并重组,从单个资本变成社会资本。
二、产品创新:
大部分民企起家的原因在于仿制、抄袭市场上畅销的产品,然后快速抢占市场而存活下来甚至活的越来越舒服。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问题就出现了,因没有核心技术,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到最后只能是打价格战,直至陷入危机之中无法自拔。这其中严重缺失的就是技术创新的问题。民营企业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自己创新,还可能闯出一条路来。
不要把创新看得很神秘,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自己特殊的地方。正是上下纵横审视自己总结出有哪些特点,把专长、最强的地方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创新。产品创新的成功者无一例外地至少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中的一条:第一,时刻聆听顾客的声音,根据他们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第二,密切关注市场上的顾客和竞争对手的任何变化,把握市场趋势;第三,最大化地利用技术和研发实力实现创新。
在产品创新中,企业不但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审视自己的能力,还要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并准备好相应的战术。现在有好多企业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总是盲目地看别人如何多元化,反而丢失了自己。所以,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时候,正是企业检讨自己的时候。
三、管理创新:
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欠缺,很多还停留在家族式、情感式、梁山好汉式的一种状态。遇到问题时总是强调外部环境不好,外部确实比较困难,但为什么有人做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