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报道,在长沙一些小区周边,经常有一些小货车载着时令蔬菜做生意,此举很讨居民喜欢,但也有不少市民对车载菜的安全表示担心。因此,不少市民建议有关部门将“车载菜市”管起来。记者10月12日从长沙市商务局获悉,当天上午该局已接到商务部通知,长沙将在天心区推广“周末车载菜市”,目前正在接洽中。
【反响】
众多市民盼身边也有车载菜
长沙的车载菜市场只是零星出现,并未形成气候,但不少市民听说别的小区有车载菜后也开始“眼红”。居住在湘江世纪城的何先生说:“我们小区住户起码有上万,这么大的小区周边都没有农贸市场,只有两个小超市,如果有车载菜我们生活会方便很多。”
何先生说,他每天买菜不是到小超市买就要走到对面安置小区的农贸市场去,但是早上由于上班早,超市进的新鲜菜经常买不到,到下班回来时菜基本上不新鲜了。“小超市的菜不新鲜且偏贵,如果有车载菜的话,我们起码能吃到新鲜菜。”
河西沁园春小区一些业主也表示,他们很喜欢车载菜,“最近物价上涨,车载菜既然是菜农自己拉过来的,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菜价肯定会便宜一些”。
【担心】
车载菜吃出问题,找谁负责
在享受车载菜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不少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何先生就提出,车载菜流动性太强,如果吃出问题该找谁负责呢?
沁园春小区住户成女士和袁女士经常早起结伴买菜,她们坦言,对于车载菜,她们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成女士称她之前买到过农贸市场泡了水的叶子菜,吃起来难吃死了。“农贸市场都用泡了水的菜来糊弄我们,那就更别说流动车载菜了。如果不能保证车载菜的质量,我们买起来也不放心。”
居住在景秀江山小区的徐女士则表达了对车载菜出现时间不规律的担忧。“车载菜来的时间不定,我有时候想买却不见人影,只能碰运气。”
部门回应
长沙即将试点“周末车载菜市场”
自从今年8月北京试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进社区以来,车载菜市因运距短、损耗低、费用少,受到菜农和市民的热捧。此后不久,商务部也表示将在全国试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
带着本报读者希望车载菜市规范经营的呼声,记者就此咨询了长沙市商务局,王蓓处长表示,10月12日上午他们已经接到商务部通知,长沙也将以北京为蓝本,首先在长沙天心区推广车载菜市场,目前正在接洽中。
王处长说,商务局将同天心区的农科所对接,做好这次车载菜的试点工作。对于市民关心的蔬菜质量监测问题,她表示:“这些配套措施都有细则,会安排好,既然要进社区,就要保证干净、卫生的菜。车载菜进社区的治安问题由公安部门协调,环保部门和城管部门则要对废菜的处理等相关问题规范管理。”
针对不少市民提出是否可以由北京的“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变成“天天车载蔬菜市场”,以方便每天都需工作的上班族,王蓓表示,“周末车载菜市场”目前还处于计划试点阶段,要推广到“天天车载菜市场”仍需要时间。
他山之石
车载菜要便宜15%
北京“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工程是由当地政府搭建平台,帮助京郊地区蔬菜生产流通合作组织进城直接销售蔬菜。目前北京已在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共设立4个市场,蔬菜由京郊生产基地直供,价格比周边市场便宜15%。根据北京市蔬菜生产季节性特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开办时间为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具体时间为每周六上午7:00-10:00。
相关调查
马路菜市、山寨菜市盼成“正规军”
除了正规的农贸市场和希望尽快规范的“车载菜市”外,市民还钟意在哪买菜?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在公园门口兴起的马路菜市,以及在城郊接合部出现的山寨菜市也火得很,市民和菜民都盼望它们也能变成“正规军”规范经营。
马路菜市:“光取缔解决不了问题”
每天清晨,家住长沙火车站的丁娭毑就喜欢去附近的晓园公园锻炼身体,然后邀伙伴到晓园路的马路菜市场去逛逛。她说,有近郊的菜农运菜来这卖,价格还比较划算。除此之外,烈士公园、天心阁等公园周边自发形成的菜场也颇受欢迎,买菜的大多是晨练完准备回家的中老年人。
天心阁公园门口,每天清晨这里同样热闹非凡,蔬菜、水果、日用品……一应俱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为什么要在公园门口做买卖呢?卖菜的方女士说,这里每天晨练的人多,很多人在晨练后顺便能把菜也买了,觉得很方便。
公园周边的马路菜市场,虽说方便了不少市民,但有的市民则认为脏乱差影响市容。对此,长沙芙蓉区城管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占道经营,晓园路上的马路菜市场他们取缔过几次,但是执法起来很难。“附近的婆婆娭毑有这方面的需求,光取缔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只能加大这块的清扫力度。”
山寨菜市:“蔬菜安全仍是问题”
由于小区处在城郊接合部交通不便,附近又没有农贸市场,近两年,望城坡的振兴路南侧空坪、广夏新苑自然形成了一个山寨菜市场,附近的农民将自家种的蔬菜运过来卖。“以前市民投诉多,摊贩和城管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问题也一直无法解决。”望城坡街道的工作人员田裕华介绍,今年7月,该两处“山寨菜市”正式设为规范点,分别设有30个摊位,社区对这里进行管理,每月收取100元到300元的卫生管理费。
对于市民担心的蔬菜安全问题会怎样规范呢?观沙岭街道的工作人员陈兴满表示,辖区内也有2个山寨菜市,大部分是附近农民自产自销。“说实话,并没有相关的部门进行检测。”
开着车进社区卖菜,很讨居民喜欢
在长沙各大社区周边,有许多小货车满载着时令蔬菜做生意。由菜农自产自销,整个销售环节主要在车上进行,因此被称为“车载菜”。就在今年8月,北京已开始试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进社区,出现了固定的车载菜市场。长沙的车载菜市场是否也有发展潜力?
长沙零星出现车载菜
记者在长沙部分社区转了转,发现偶有几个社区有车载菜出现,比如河西的桐梓坡社区、景秀江山小区,河东的香缇雅境小区等。早上6点-8点,下午5点-6点,总有几辆小货车载着不同的蔬菜过来叫卖。
在桐梓坡社区,小货车卖菜的较少,大部分都是踩着三轮车买卖少量蔬菜的菜农。一名站在三轮车旁叫卖的何大姐在此卖了十多年菜了,“我就住在桐梓坡社区,老家在长沙县黄花镇有一小块地,常年种些时令蔬菜运过来卖,住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们买起来也放心。”何大姐一般早上6点运菜过来,10点多就能全部卖完。
在桐梓坡,从城郊开车来市里卖菜的菜农并不是很多,“拉得太多怕卖不完,我们也不敢多拉。”一些菜农告诉记者。
“说实话,种菜的农民进市里卖的太少了,最主要是没时间又顾菜又要进城卖。”何大姐说,“像我这种只有一小块地的才有空闲拉菜过来卖。”
车载菜价格更实惠
长沙近郊捞刀河附近有一个蔬菜基地,老板郑安每天早上、下午都开着小面包车,载着时令蔬菜走遍各社区。
260亩菜地里种着40多种不同种类的蔬菜,每天有十几个人负责打理菜地。“我们的菜可以保证不打农药,使用有机化肥,真正是无公害蔬菜。”郑老板介绍,他们每天拉去社区的蔬菜多达十几个品种,总是引起抢购。
在郑安看来,车载菜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自产自销,少了中间环节,不用店面费用,同时也方便市民,可行性很大。”
车载菜质量不错,价格也比市场、超市便宜。郑安介绍,一般批发市场里的摊主至少要赚两三角钱,菜市场的菜比他们的平均要贵0.5元-1元,超市里就更贵了。记者比较了一下菜市场与“车载菜”价格,一样的豆角,市场上2.5元一斤,郑老板才2元;一样的青辣椒,市场上每斤3.5元,郑老板才卖2元。
车载菜进社区受欢迎
记者跟随郑老板的车载菜进了一趟社区。车刚停在香缇雅境小区门口,卸菜时,就已有几个社区居民围过来挑挑拣拣了。
陈娭毑跟着老伴过来选菜,“我们已经在这里买过几次了,其实附近有大型超市,也有农贸市场,但是年纪大了,不想走远,而且这还是农户自家种的菜,买了两次也就放心了。”话还没说完,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十几位居民围着几大筐蔬菜,好不热闹。
蒋女士带着两岁多的儿子也凑过来买菜,“车载菜进社区大大地方便了我们。”她拿起三个大南瓜,还有几把蔬菜,“他们跑的社区多,不能天天过来,多拿一点够几天吃。”旁边还有居民不停地称赞:“看这菜就新鲜,又便宜又方便,如果每天来就好了。”
不出一个小时,整整4大筐叶子菜就卖了个精光。
质疑
大部分车载菜未经检测
记者问起直接进社区卖菜是否经过了农药检测,郑老板表示,他们的菜地算是中等规模,而且种的是无公害蔬菜,检测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抽查。
记者了解到,进入市场或超市里的菜是必须经过检测的,但如果是小菜农自己种的菜通常不会经过检测。
郑老板说,最开始经营车载菜时,生意不好。因为车载菜流动性强,市民都很担心,如果菜吃出了问题找谁呢?“但现在市民买过车载菜觉得不错,口口相传,有时我们几天不去社区,居民都说要我们多去。”
他山之石
北京试点周末车载菜市场进社区
今年8月,北京试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进社区,在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共设立4个市场,蔬菜由京郊生产基地直供,价格比周边市场便宜15%。根据北京市蔬菜生产季节性特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开办时间为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具体时间为每周六上午7:00-10:00。这一模式得到了北京市民的热烈欢迎。
这种形式的车载菜市场在长沙是否也有发展前景呢?“我们每次卖菜不是被城管赶,就是被物业阻止进社区,感觉只能偷偷摸摸地卖。”郑老板认为,车载菜市场还未成气候,如果能同政府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车载菜市场,以后就能光明正大地买卖。
基地有备案,蔬菜进社区无需另办执照
蔬菜直销社区,多数居民都投赞成票。但有居民担心:扰民怎么办?蔬菜不安全怎么办?而在蔬菜基地一方,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忧:究竟要一个怎样的程序才能进社区?会不会被城管驱赶?
工商:蔬菜基地有执照则不需另办证
7月,刘金彪刚开始做“大篷车”生意时,曾找过农业部门,希望拿到正式批文。但这个批文始终没拿到。“我想知道,如果我要进社区,还需要办理哪些手续?要不要去工商办理执照?”
昨日,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副处长朱伟表示,在农业部门有备案的生产基地,如果是以同一法人的名义,在社区设立流动摊点,不需要另外的执照。“而这些小摊小贩怎么管理,就要看城管部门的了。”
市城管局工作人员说,“大篷车”进了社区,要遵循相关规定。
刘金彪还询问,价格要不要相关部门定。昨日,市物价局工作人员称,“不要,蔬菜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自行定价。”
质监:建议只让正规蔬菜基地进社区
听了这些答复,刘金彪算是松了口气。
但居民们或许还有些疑虑:这些蔬菜的质量安全,谁来监管?
“我们建议,只让正规的、在农业部门有备案的蔬菜基地的蔬菜进社区。”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杨博文说,凡是有备案的蔬菜生产基地,他们会采取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进行监测。
对于蔬菜直销社区的模式,广厦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剑表示肯定,有“大篷车”进社区,他们很欢迎,不收取入场费,只收取相应的卫生费。同时,社区也应和城管一起,担负起管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