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艺术 » 正文

老板缘何爱人才而用庸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42:43    浏览次数:277    评论:0

    七、分析与讨论6:

    人才是不等于人品的,而且人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举个例子,在公司考察了5年,脑子灵活,好学肯做,又是老板老家的人,算是人才了,也经历了考验,就是这样一位被提拔为采购高管以后,整整4年,卷走了400W,可是按照1%的回扣来说,这还是“很少”的,因为每年在他手上过的钱是以“亿”为单位的。真是有“才”!可是所谓的庸才呢?老板们真的喜欢,因为他们的耿直、忠诚、不动歪脑筋、不耍心计、不拉班结派,老板说一就一,没那么多想法,以老板的经营理念看,这个人只要执行就好,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做。总结下来,无论是人才还是庸才,老板真正看重的是人品,最起码,庸才的心机真的比较少。

    八、分析与讨论7:

    一般人才与庸才的本质区别,人才总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庸才总想提高自己的收入,人才总找自己的缺点,庸才总看自己的优点,人才放眼世界,庸才坐井观天,人才不怕流汗,庸才不怕流泪,人才以辛苦为乐,吃苦在先庸才以享受为荣,享受在前人才总去理解别人,庸才总让别人理解自己,人才首先想到别人关心别人,庸才首先想到自己怜爱自己,人才常苦苦思索,庸才常美美幻想,人才自信而厚重,庸才自负而轻浮,人才有一棵坚强的心,能持之以衡,庸才有一棵脆弱的心,总半途而废,人才重德轻利,而利随德来,庸才重利而忘义,利令智昏,人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庸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总有深深的怨气,人因为有才能,所以多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看不惯现实的丑陋,喜欢议论时弊,喜欢抨击社会,喜欢提出自己的主张改良社会。

    古往今来,所有知识分之的理想观、社会观、责任观和事业心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们主动投入社会,呕心沥血,循着改良社会的道路一路前进。庸才则不然。因为没有太多的才能,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生活目的很简单,不是改良社会,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只是希望自己有个稳定的工作,不至于留宿街头,生活得好一些就够了。自身的才能决定了他们不会理想化,不会太多的考虑别人,也不会肩负太多的责任感。

    两相比较,人才因为所学的东西多,接触的事物多,所以更多的是考虑大家,乃至国家与社会;庸才由于没有千里马之能,所以只能日行百里,思考的则更多的是自己或者家庭。一句话,才能决定了他们的思考方向、范围以及为谁服务的问题。人才因为有才能,往往会侍才傲物,过多的看不惯现实,过多的议论时弊,让他们始终冲锋在第一线,而且“生命不止,冲锋不息”。在冲锋的过程中,因为提出不少主张,做了不少改革创新的事情,会得罪很多人,往往会不自觉的陷入被斗争的漩涡。再加上,人才多半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式的士人,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请客送礼,不懂得妥协、屈服,所以仕途的道路对他们而言始终是曲折的,他们的结局多半是悲壮的,一句话,可以载入史册,但不会在现实中生活得很好。

    庸才则不然。因为没有才能,他们知道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因为与其被大雨淋湿,不如低一低头宿在屋檐下。因为没有才能,工作上没有成绩,他们会想方设法在阿谀奉承上下些功夫,说些领导喜欢的好话,送些礼物巴结一下,都是他们在长期的压抑下自觉形成的生存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他们多半可以适应社会,而且平步青云,直至走上领导人才的重要岗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FF893D64169397407693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