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光影诗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1 14:26:47    来源:华商报    浏览次数:218    评论:0
导读

开栏语春天,萌发的季节。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光影诗笺”专栏。诗、诗与摄影作品、诗与手绘插图……我们将邀约全

开栏语

春天,萌发的季节。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光影诗笺”专栏。诗、诗与摄影作品、诗与手绘插图……我们将邀约全国著名诗人、作家、摄影艺术家与绘画爱好者,一起打造“诗意家园”……

城市气象

加持一颗父母心

庄雅婷

某天晚上,和几个男女朋友吃饱了饭消食遛弯儿走到南锣鼓巷。在一家卖棉花糖的小店铺门前,看见一对儿小情侣,年轻得还没脱出那种特有的脏兮兮青春,仔细看身上还穿得是校服———没长开的小毛孩儿其实还不具存在感,长得也完全谈不上好看,半成品青少年的早恋其实根本就不美好,反而会叫旁人看着尴尬和难堪。他们买了一个棉花糖举在手里,头凑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地舔食着。当时我就转身问另外一个男性朋友:“这要是你家女儿,在街上和这么个傻小子丢人,你是不是打死她的心都有?”我那个朋友回答:“要是我家儿子在街上这样,我更想抽死他。”

现在90后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骚动的青春扑面而来,搜索引擎上都是“视频门”之类的荷尔蒙外溢型限制级视频。当然,事不关己,可以当笑话看,顺便嘲笑牢骚几句,仿佛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没什么关系。不过,70后和80后也已经纷纷结婚生子开始过上了家庭生活,还没结婚的也大多已经有了稳定的同居生活。当然啦,各种比最滥俗编剧还滥俗的真实故事也一直困扰着很多人:比如对方喜欢玩暧昧啊,经常出轨啊,时不时发生家暴啊,自己赚钱倒贴男人还要忍受他乱搞啊之类的故事层出不穷,叫“正常人类”都瞠目结舌。开始,大家还有耐心劝一下,结果发现当事人也只不过就是发泄一下,然后继续回去当牛做马,不禁仰天长叹:“你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花钱给你读书,就是叫一个男人这么糟践的吗?”

哎呀这样说起来太像社会话题了,其实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我总结过一条规律,其实在男女关系里,每个人心里都非常明确地知道对方到底好不好、是不是真爱自己、人品到底如何。但是就是各种不甘心、贪图肉欲享受、想绑个饭票、惧怕孤独等诉求导致一些女人们离不开她们的男人,即使这个男人已经千疮百孔的实在不适合再睡在同一张床上。所以,连《圣经》都说过:“爱是不做害羞的事。”你看,要是你自己说出来都觉得害羞甚至是羞耻的感情或两性关系,那一定是毫无疑问不靠谱的。由此推论,你要是正在和一个男人如胶似漆,却不好意思告诉亲友,那这段关系多半也是不健康的。

当然如今社会开放,一夜情、婚前同居,甚至是婚外恋情,都多少得到了些理解,至于什么倒追、倒贴都简直不值得一提了,大家的承受能力都高了许多。谁年轻的时候还没干过点傻事啊!那时候还觉得自己的家长真是啰嗦,管得实在太多,没想到现在自己年纪慢慢增长,开始觉得,一段健康踏实的感情对一个女人是多么重要。

又说回了老话儿:可怜天下父母心。不信的话,你就试想一下,把自己年轻时在男女关系上干过的不靠谱的事,发生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比如跟网友喝得烂醉、半夜翻窗户出去跟男生亲嘴儿、和陌生男人开房、吃紧急避孕药甚至堕胎、被抛弃后还死皮赖脸地去挽回、倒贴男人……我有一个朋友说:“这种事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可能也没那么难受,但是要是我的女儿如此,我一定会心如刀绞,恨不得从没生过她!”

其实也还真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只不过年纪大了,终于知道什么是正确而正常的情感和性,而不会让自己毫无底线的妥协去换一份性和爱而已。所以,年轻的姑娘们,在干出那些没原则的不靠谱的事情前,先给自己加持一颗父母心,恐怕就会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干的事有多么丢脸和有害。

祖国与石头

阎安(诗人、作家)

这山的一部分今天留给石头这峡谷中不为人知的一部分今天也留给石头这巨流应该更深地深入地层使更多的石头浑然天成或者带着残破仿佛来自史前期的石头危如累卵地凸显出来在这适合于精耕细种的一大片辽阔的土地的尽头

应该开辟出更多的地方让石头居住

让那些仿佛来自于山中

连接和暗示着时间另一端的石头

在劳作和生产之余

可以眺望同时伴随着一丝丝

不易察觉的感动

我的祖国需要石头

野生而无用的石头

没有来历

(有也是枉然)的石头

应该像一个个的隐喻

悬在高处或者活在

生活的另一些端口上

当感动成为主流

方希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干革命工作,要冲破某种障碍或者达到某种目的,有一个捷径———感动。我相信不止一个人听说过,某人的感情处于胶着状态,进退不定,恰此时,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感动了他或者她,于是乎,做出了一个决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人知道,有所作为的帝王基本上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对有些顽固势力来说,与其用高官厚禄收买,不如放低姿态感动。成本低、收效大。

刘备同学把树砍倒,不过是因为挡住了他看军师徐庶远去的深情目光,闹得徐庶同学百爪挠心,拍马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徐庶同学到了曹营之后一策不献,自我放逐,当然跟老娘气绝有关,这当中又何尝没有刘备同学那炯炯有神的泪眼的压力?

自然,刘备同学走入了更高的一个层级,既然不能感动到为我所用,至少要感动到不让人为他所用。这在很多失恋者那里也有借鉴意义,一个最后的感动,相当于给情敌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让前爱人对自己心怀愧疚,留下对自己情义无价的美好猜想,在前爱人与情敌磕磕碰碰的时候,心底能浮现自己最后的倩影,就此默默地、不动声色地给不知情的情敌上了眼药。

感动有一个特点,往往是瞬时发生,不管前面的铺垫有多长,突然一下被击中了软肋。罗大佑说李烈好,提到了一个细节,睡前她都会在他的床头放上一杯水,十几年如一日。我们不能揣测,每天晚上看到那杯水罗大佑是否都会感动,但是按照一般常理推测,他还是在说出的那一刻达到了感动的高潮。而真正击中的,却是更多看到这个故事的看客,真正倒霉的,是这些看客的配偶,他们莫名其妙地丢了分,被责怪:“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至于在这十几年如一日之后,罗李二人还是离了婚,这一点可以迅速地被归结到文化人逸事里去,基本上不会影响感动的冲击力。

刨去习惯性演技派,感动常常是一个人的游戏,而且游戏的主角是被感动者本人。感动的背后是考验和期待,在这双重审视之下,一些细节会变得意味深长,感动将如期而至。换句话说,很多感动之所以发生,不过是被感动者已经做好了感动的准备。我要为把这句话说得如此绕口令而道歉,但是如果不大声读出来,我相信它很容易理解。

感动还有另一重价值,可以消弭歧见,暂时性地让人站在一边。它来自于恻隐之心,怜惜之情,郑重之义,一份著名的报纸上的一句著名的话:“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其被人反复吟诵便是一例。在我们跳出琐碎之时,一些沉痛会让人悲悯和感怀,不论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不满,多少分歧,在那一刻,我们是一体的、悲壮的一群。来自恻隐之心的感动,是公道人心,珍稀之所。这种感动不会频发,要每天都泪流满面,估计人也受不了。

在这个消费时代,感动随处可见。动不动就眼泪汪汪,捧着脸大叫“好感动”的,由着情绪的流向决定了立场。人在感动状态,是完全没办法讲理的,这个时候的人最容易引导,容易荒诞。由是煽情成为专业活计,职业煽情者随处可见,非职业煽情者也前仆后继。电视上的小年轻,拿了个奖也哭,不拿也哭,哭之前先要来个西礼挨个拥抱一下,不管屁大个事,先把自己搞得稀里哗啦再说———人家感慨嘛!

我有个偏见,容易被感动的人,大致也容易冷血;很快当上粉丝的,大致也容易抛弃偶像。

电视上,除了谍战剧,就是几十年冤家熬成恩爱夫妻,前者紧张,后者感动。眼泪滔滔,汪洋一片。小的感动未必能积累成大的撼动,反而减少了面对真相的勇气。眼内一热,心下一软,基本就从了。我知道我得罪了那些坚贞的消费眼泪和感动的群体,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这确实也反映了社会主流的伦理观。

您是主流,主流还不行吗?

春夜的辩证法

李少君(媒体主编、诗人、作家)

每临春天,万物在蓬勃生长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扬弃掉落一些细小琐碎之物比如飞絮,比如青果这些大都发生在春夜,如此零星散乱只有细心的人才会聆听只有孤独的人才会对此冥思苦想

(本文来源:华商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http://www.hsw.cn/ )
 
关键词: 感动 石头 一个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3DC66FE964B8535C1150D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