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建群
晚报讯又到清明时节,网络祭扫让无数难以归乡的人们寄托心中的哀思。虽然这种新兴扫墓方式被不断看好,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传统的实地祭扫方式。
全国殡葬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明网3月31日正式开通。用户完成注册后,可以在陵园中购买虚拟墓地,为已故亲友、逝去名人等建立永久虚拟墓地,在这里用户可以进行祭奠活动。记者昨天登录该网站,看到了钱学森、季羡林、巴金、张国荣、沈浩等熟悉名字。前来祭扫的网友们在此表达一片敬意。
和很多城市墓地日益紧俏甚至火爆现象相比,网上陵园如今还显得较为清静。对于网上祭拜的创新和发展,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十分赞赏:“无论什么墓碑,都是一种象征和寄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实的墓前和网上建墓,内涵都是一样的。”顾晓鸣表示,网络墓园更具有优势,它可以上传大量音像资料,让故人的音容笑貌展现在面前。
(本文来源:新闻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