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江苏:400多市民昨参加江祭 “低碳”扫墓同样祭先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8 10:53:38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06    评论:0
导读

昨天上午,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和市轮渡公司举行了南京第7次江上祭扫仪式,400多位提前预订了船票的市民代表,手捧鲜花来到

昨天上午,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和市轮渡公司举行了南京第7次江上祭扫仪式,400多位提前预订了船票的市民代表,手捧鲜花来到中山码头,随着汽笛鸣响,江祭隆重拉开帷幕。因船位有限,不少没能上船的市民家属守在岸上,完成自己每年一度的清明祭扫。

昨天,江上祭扫长达45分钟。为方便市民休息,轮渡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简易小凳,但记者看到,更多市民扶老携幼迎着江风伫立着,他们似乎更希望面对滔滔江水轻撒花瓣来缅怀亲人。刚从美国回来的小伙子小吴,可能是此次江祭路途最遥远的一个,他和父母家人为多年前骨灰撒入长江的祖父祭扫。他说江祭方式即使在国外,也是比较开明的;今年初被评为“南京十嘉社区主任”的后宰门街道北安门社区的赵卫,怀抱鲜花为骨灰先后撒江的父母来祭扫。“妈妈一生勤劳谦逊,10年前临终时表示,为了减少子女每年清明到墓园祭扫的负担,要求我们将她的骨灰撒入长江。”赵主任感动地说,母亲还说服了祖籍山东曲阜的父亲。2007年,父亲也嘱托子女把自己的骨灰撒入长江。一对善良开明、通情达理的老人,在南京这个第二故乡留下了他们不舍的情怀,百年后实现了在水中的合葬。当汽渡经过八卦洲骨灰集中抛撒江域时,船头响起低回的旋律,市民们把准备好的向先人表达的“内心独白”纷纷写进祈福卡。瞬间,满树的祈福卡在风中飘舞,它们凝聚着沉甸甸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此刻,一位母亲紧紧拥抱着年轻的女儿,她们在各自的身后不停地擦拭着伤痛的眼泪。一位姓毛的男子告诉记者,他的奶奶、爸爸、叔叔,还有自己的弟弟,都在10多年间选择把骨灰撒入了长江,他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来,缅怀亲人也告慰养育了自己的长江。

“乘坐在同一辆生命列车里,我们有没有善待身旁的旅伴?当我们到达终点站时,有没有为旅伴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特殊的精神内质?”汽渡舱内,南京殡葬管理处今年专门制作的心灵祭扫的光盘“生命列车”正在播放,很多市民对这种颇具文化内涵的祭扫感到新鲜,不少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董婉愉)

南京近万逝者骨灰撒进长江

南京市1991年实施首批江葬,迄今先后组织了27次骨灰撒江,目前共有近万具逝者的骨灰撒进长江。据市殡葬处介绍,虽然各种树葬、鲜花葬等节地葬式有十多种,但撒江形式更易被南京市民接受,这也是南京的地域文化特点决定的。民政部门除了在绿色殡葬和祭扫方面进行倡导,不断刷新市民的殡葬观念外,客观上,生态葬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这些年,随着市民家庭单元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墓葬已出现淡化的趋势。据介绍,今年市殡仪馆纪念堂近万个骨灰盒需要搬家,有1/3的家庭一次性缴纳了5年的管理费后,表示这些骨灰未来可由殡葬部门处理,他们不再过问了。这些家庭中绝大多数是逝者的第三代或第四代。 董婉愉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关键词: 骨灰撒 市民 祭扫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DC6B1AF1B4001A6B707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