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报刊广告四策略
来源:陆永春的报刊广告工作经验总结
应用:对报刊提高分类广告的有效阅读率有借鉴作用
内容:
近几年,出现了许多以刊登广告为主的廉价报纸和免费报纸,造成综合性报纸分类广告资源流失,国内很多报纸不惜花钱通过广告中心等机构,购买分类广告登在自己的报纸上,以维持其规模效应。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对市民读报行为和读报意愿抽样调查的分析报告显示,近九成的人对在报纸上做分类小广告有需要或可能需要。这说明分类广告市场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是报纸如何主动出击,采取各种手段挖掘潜在的分类广告资源?
本人在报刊行业工作近三十年,对分类广告的问题一直比较关注。本人认为报刊分类广告投放有四个策略:一是方便搜索策略;二是规模经营策略;三是挖掘需求策略;四是相互呼应策略。
解释:
分类广告的经营不同于工商广告,有着其特殊的经营规律:
一、方便搜索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在编排上,要方便读者查找。因为分类广告的诞生是出于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要。国内很多报纸的专栏广告位置极不固定,有的在中缝,有的在底部,有的却是以专刊的形式刊出,这些都加大了读者搜寻的难度。这样的分类广告都容易被读者放弃。我一直很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当代生活报》每周都以专刊的形式刊出广西、南宁人才市场广告性质的招聘信息。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此类信息针对的读者群里,我报有着很高的传阅率。报纸经营者要提高对分类广告的重视,仔细研究读者心理,从读者的需求出发进行编排,才能真正实现引入分类广告的初衷。
二、规模经营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分类广告的信息量要大,形成一定的规模。因为读者不仅仅希望从报纸广告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要求所获得的信息应该具有可选择性,在量上足以进行比较。如分类广告经营得很好的《深圳特区报》,他们特点之一就是信息量很大。我们也深知“量”是分类广告专栏的生存基础之一。在每周的人才信息专栏里,我们为读者提供的岗位信息都不少于300个,为读者提供大量可选择的信息。很多读者来信反映这个专栏是他们求职的方向标。报刊要注意的是:分类广告经营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形成规模,每一个类别都要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去满足读者的选择需求,否则便很难成气候。
三、挖掘需求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报刊根据传播学的原理、内容上深挖受众需求。这是一个商家、报刊读者三赢的策略。比如广州每天都有很多各种行业的展会,当地的报纸分类广告就有一类是展会信息广告。我们也遵循这一策略,与本地的大型超市达成协议,每当他们有促销或打折活动,就提前通知我们在报刊上刊登。这一策略的运用,使得很多读者经常关注我们的分类广告栏,我们的广告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报纸提供的信息价值报偿越高,报纸的效用越大,它被读者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