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点评 » 正文

任志强对年轻一代创业者的价值观剖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10 13:16:03    浏览次数:236    评论:0

  二、创出自己的路。

  我们从不憎恨穷人,但我们憎恨贫穷。共产党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全世界所有的穷人,让那个所有人成为富人。我们时常救助穷人,但绝不救助因懒惰和不努力而变穷的人。因为我们也是从贫穷中走过,并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从卖苹果、卖白菜到倒录像机是一个飞跃,大多数人都从流通领域中分享了改革开放之后物流转移而产生的差价。和传统的丝绸之路一样,利用南北之间的地域差和南方改革初期的试点城市开放开始了最初的交易与经商,也从小额现金交易变成了银行信贷与转账。我们包租了军用飞机运货,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再换成了汽车。

  从学步到跑,几乎没有人会不摔跟头、没有人会一帆风顺,那些大多数开始太顺利扩张的企业则大多今天都不见了。

  华远、四通、联想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在市场上的一代,而更多当时知名的企业则在大浪淘沙中一去而不返了,差别正在于走自己的路还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追赶。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其意在学的精神与灵魂,而绝不是形似的临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并非是一件易事,尤其是我们这些曾经只留下了大量计划经济残余的一代人,要彻底的改变过去的一切就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了。但我们闹过学生运动、打到权威的领导(也许是错的),在毛主席的一挥手中上了山、下了乡、耕过田、种过粮,在全国Cye.com.cn学习解放军中当过兵、扛过枪,在恢复高考后上了学、留了洋,也有些在改革中入了狱、撞了墙,但仍在跌倒中爬起来重新摸索。这些经历与磨难恰恰造就了他们铁一样的筋骨、钢一般的意志,走出了一条中国摸着石头过河之路。

  中国的改革是从没有路中选择了被动的摸石头,是在未知过河的方式中探索,无数的先烈是用鲜血与生命换取了新中国的成立。同样也有无数的后来人为寻找改革的成功之路而成为了先驱,许多人也因此受益而成为了当代知名的企业家,并为后来人留下了失败与成功的经验。

  如果改革的初期,一代人为寻找幸福敢于去按血手印,那么改革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是否还有人愿意用生命去为更多人的成功而当垫脚石呢?正是这种改革的倒逼机制与改革创造的上升环境让两代人有了不同的选择,也让更多的现代青年不愿再用“立志”的前提作为生活的基础了。

  现代的80后们也认为自己在走自己的路,但大多不再是如何成就一番“事业”和“救国”,而是如何建立美满生活的小家庭,靠父母支援的出国留学也让他们不再用课余时间去刷盘子了。更多的人不是从“安逸”的公务员岗位上因无味而下海,反而成群结队的涌入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

  毕业后集中于大、中城市,力争进入不到10%的人口居住的城市,而不在关注生养自己的父母相亲和那片热土。他们热衷于在网络上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也热衷于在虚拟世界中热议房价和社会问题,他们开着小型的私家车浪漫于山间田野,一面自豪的看不起那些乘大车去采摘的同事与同学,一面又高声的叫骂着市中心豪宅的高房价,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2C6148DA16914B2EE54E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