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5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座谈会上获悉,河南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影响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中原崛起要突出文化优势
今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建设。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说:“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河南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中原要崛起、河南要振兴,首先必须突出河南文化的优势,发挥河南文化的作用”。
近日,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强省建设办公室会同省发改委、省商务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发展
全省重点抓好文化产业“910111工程”,确立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与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培育壮大十大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等六大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他们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研究组建杂技演艺、文化旅游、文化电子商务、工艺美术品等四大企业集团。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抓好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特色园区和集聚区
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库”,形成自下而上的全省文化产业项目网络,实现文化产业项目的动态跟踪和常态化管理。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文化特色,有效开发文化资源,加快规划,科学布点,精心培育,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文化产业园区。
围绕少林武术、温县太极拳、镇平玉雕、濮阳杂技、禹州钧瓷、郑州和安阳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强产业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依托河南省在国内乃至国际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好舞剧《太极》、大型乐舞《风情河之南》、大型汉字服装舞蹈剧《汉字霓裳》、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君山追梦》和《洛神》。实施知名品牌提升工程,对以《程婴救孤》、《风中少林》、《清风亭上》等为代表的经典剧目品牌,以《大河报》、《销售与市场》等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品牌,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为代表的演艺品牌,以古都文化、文字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以南阳玉雕、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牌,以《小樱桃》、《独脚乐园》、《东方娃娃》、《少林海宝》等为代表的动漫品牌,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品牌效应。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同时,河南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筹建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新发射塔和全景画馆建设。加快推进文化惠民“五大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58个支中心、67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和19648个基层网点升级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400个建站任务。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184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建设任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全省农村一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任务。农家书屋工程完成52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商报记者)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