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默多克与互联网的战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08 13:07:45    浏览次数:196    评论:0

    但这个逻辑从默多克嘴里说出来就变得有点滑稽可笑了。首先,默多克根本不了解互联网是什么。“过去的一年,默多克从来没使用过Google,一次都没有。基本上可以肯定,他压根不知道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默多克的传记撰写者、《名利场》作家迈克。伍尔夫说。他在9个多月的采访中发现默多克没有电子邮件,不会使用搜索引擎,“从来没有单独使用过电脑”,他也许坚信,互联网根本不存在。当伍尔夫向默多克介绍自己曾办过一个集合新闻的小网站时,默多克给了他个白眼:“那你也是小偷。”

    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曾经接受过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的资助。两个男孩拜访默多克加州宅邸的时候,老头问道:“你们为什么不看报纸?”

    其实,新闻免费(或者说贬值)根本不是互联网的错,打开这个潘多拉盒子的人说到底还是以默多克为代表的报业大亨们。伦敦是报业的重镇,也是新闻集团经营的中心。三年前,为了和拥有《每日邮报》的联合报业集团竞争,默多克推出了自己的免费报纸《LondonPaper》。

    免费报纸,顾名思义,就是免费向读者发放,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其内容与版面设计,最终一个目的是把读者导入到这样的广告诉求上来。虽说报业依靠广告生存是不争的事实,但免费报纸的模式却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更在读者心中种下这样的概念,新闻本该免费,一切自有广告买单。

    同样的,当读者转而在网上阅读来源更加丰富,更加快速的新闻时,默多克们是不是该长叹一声,悔不当初呢?2009年8月,新闻集团关掉了《LondonPaper》。

    背后的逻辑

    从免费到收费,默多克的真正逻辑在哪?难道说在金融危机和互联网的双重压力下,他重新拾起了“新闻的良心”,这是否也意味着,报业要摈弃一百多年来建立的,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建立以向读者收费为主,辅以广告的新商业模式?

    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一点的是,默多克是个商人,而且是个极其成功的商人。任何曾经小看过他的能力和耐力的人,都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

    Google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表示将对“首次点击免费(FirstClickFree)”项目进行升级,允许新闻出版机构限制读者每天最多只可免费浏览5篇新闻。读者首次点击查看内容是免费的,但当用户继续点击该网站的其他链接时将被要求付费或注册。    

    这被视为是Google对默多克做出的让步。但默多克要的不仅于此。其他的媒体集团都在冷眼旁观,一旦他的收费实验获得成功,就将蜂拥而上,这才是默多克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主要的新闻来源都实行了收费阅读,那么读者将别无选择。于是便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市场,市场里的竞争者大部分都是默多克的老对手了,这样的竞争他从来都不惧怕,相反,他如鱼得水。

    话又说回来,如果默多克的收费实验没有成效,或者其他媒体集团没有跟进,那他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这可不一定。“他毕竟已经78岁,他的收费实验也许没法成功,将互联网的免费脚步拖延一阵,当他退休之后,那就是别人的问题了。”迈克。伍尔夫在他的博客上猜测说。

    亲爱的默多克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本文来源:东方企业家作者:莫震宇)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3D2E238DB644694B2ECE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