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贷?还是不贷?置家方案大辩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2 12:26:54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06    评论:0
导读

在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等地区,消费金融公司早已成熟的运作模式,在个人消费金融领域,与信用

在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等地区,消费金融公司早已成熟的运作模式,在个人消费金融领域,与信用卡、商业银行个贷业务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在大陆消费者眼中,它却还是个面目模糊的新生事物。

在去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政策开闸之际,某门户网站曾对219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5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尝试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其中“不能进行房贷和车贷,不会去贷款”的理由占14.63%,“不会去的,钱早晚要还”占66.94%。“量入为出”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同时,也有接近20%的调查对象表现出对新生事物的兴趣。其中,“要结婚需要大件家电,会考虑去贷款”占5.7%,“贷款没有抵押担保,我要去申请”占12.68%。

在拒绝接受与大胆尝试的辩论之中,正反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正方:临时周转提前享受

作为一名80后公务员,小杜在父母的资助下,去年在北京购置了一套住房。好不容易不再为令人咋舌的房价发愁了,却又开始为装修置家的“资金缺口”筹划。

在大中电器的一家店面闲逛,规划自己的预算时,小杜看到了随处悬挂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广告,“无抵押无担保”的字样吸引着他走到柜台向工作人员咨询起来。

小杜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利率,而由于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灵活的风险定价方式,具体定价需要他提供必要信息进行测算。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他填写了一张类似信用卡申请的单子。

“除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外,还填写了工作单位、职业、级别、工作年限、月收入、家庭状况、有无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情况这些内容。工作人员还要求我提供身份证以及工作证。”他以总价11000元的冰箱和洗衣机为例,贷款1年,分12期还清。

大约两分钟后,工作人员给出答复,如果小杜提供的信息属实,采取等额本息还款后,一年的利息支出约为593元,每月支付利息约为50元,每月月供966元。

“这样的利息水平还可以接受,跟信用卡分期的费用差不多。额度上又比我的信用卡高,几方面凑一凑,装修买家电的钱就凑齐了。而且每个月还款压力也不大。”他说。

当被问及是否会觉得为提前消费多支付利息不值得,小杜认为:“我平时消费还是蛮节制的,现在是因为急着把新家置备好了搬进去,不再租房浪费钱。所以支付几百元利息周转一下,确实还是有必要的,也不觉得亏。更何况还可以提前一年使用新的冰箱和洗衣机,这个方案可以尝试一下。”

反方:量入为出减轻月供负担

“我连信用卡都不用,更不会去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了。”在某高校工作的张小姐直言不讳。

她在去年置办下一套两限房后,每个月都要背负着房贷,笑称自己“兜比脸都干净”。但与小杜不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的理念被她贯彻始终。由于手头紧张,装修阶段,她只花钱买了一台需要打孔、安装的空调和需要储存食物的冰箱,近几个月她攒钱的目标是一台洗衣机。

“我用不好信用卡,马马虎虎地老是忘记准时还款,银行总打电话催我。后来受不了,我就注销了。”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在她看来更缺乏吸引力,“信用卡随用随刷,使用的时候还比较方便,消费金融公司每次要审批,还要带着各种证明,我这么怕麻烦的人更不会用了。”

谈到提前消费提前享受的问题,张小姐说,自己还是更习惯量入为出,而且也不觉得多么迫切地需要把其他家电置备齐全。“还要为此多花几百元钱利息,我觉得更加不值得了。房贷按揭的月供就感觉压力够大了,再加上电器的月供,负担太重了。”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46A52AEC12270C73D4E5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