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正确的广告载体”,是广告的精髓。
我们每天都跟不同的人说话,不同的事,不同的语气,就好象不同的商品用不同的广告语言;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表情,让人更容易接受你。
如果说“新颖的广告词”是广告策略,那么“好的广告效应”就是媒体使用上的事。媒体不一样,不仅表现方式不一样,而且受众群体也不一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定人群总是有其特定的媒体使用性和依赖性。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媒体群,有的是听觉型,例如电台广告;有的是视觉型,例如户外大牌;更多的是视听交互性的媒体,例如电视。但任何媒体与覆盖群体都是相互作用的,媒体把人群吸引来,但又因人群的不同把媒介分类开。
按照以上的前提,谁能细分媒介,谁就能创造细分的优势;谁能整合媒体资源,谁就能获得整合的利润!
让商品被消费者“记住”才是媒体的价值所在。
白领与媒体:白领,一个大群体,可谓是人见人爱。但凡传播、营销、广告、乃至活动,都喜欢认准白领族群。太多市场策略和媒介目标也锁定白领人群作为其主要的影响人群。殊不知,面对太多的传播噪音,白领的视听注意涣散了,审美也挑剔了!
白领是我们社会的中产阶级。有消费能力、有品位、能带动时尚流行,并且具有引导大众消费潮流的作用。
白领有视听需要,但是他们不愿被强制;白领有广告需要,但他们不愿用大众的方式接受广告。白领希望有自主选择,希望体面的、而且浪费的时间不要太多,最能够吻合他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形态的,就是最好的。
选择与影响:我们每天,都消耗时间和精力在选择中,选择吃什么,穿什么,选择什么场合佩带什么装饰品,如何化妆,怎样保养……当然,这一切也并不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做决定。外界的影响,流行趋势也使白领面对选择。所以说,在一定层面上,没有影响就没有选择。广告做的不成功,必定导致商品产生无效选择甚至是反选择。如何把流行变成潜在影响,把商品变成预选项,把广告变成点对点传播,把载体变成公告板,可能是新传媒时代的最智慧的营销方式!
100个偶然和1个如影随形。
我们不能要求人们都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们只能在我们的广告内容上下功夫,使它在众多的广告板里脱颖而出。每天充溢在生活中的广告形形色色,消费者们“偶然”的会被一两个广告吸引,也许会记住飘逸如舒蕾的广告女郎,帅气如海飞丝的梁朝伟。但这个“偶然”只是一块大广告牌,我经过它,只能留下一个模糊印象离开。这见得再多不过了,我绝对不会去思考它,这仅仅只能被称为一支普通的广告。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会被制造出100个“偶然”,我们只是被一系列的广告圈套设计了。那也仅仅是“偶然”,我需要上百次的偶然才记住一款产品,而且被记住的仅仅是广告明星或者商品的外型。
但,有一种新媒体,是如影随形的!!我们身边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一个广告整天与我相随,我上班的时候,它一直跟随在我身边,我就餐的时候,它就在我餐厅外面,我回家的时候,它居然在我居住的小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