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有一个典型的说法,引自《华尔街日报》:“许多分析家认为,当土星的客户慢慢年长、富有时,土星将最终需要一款更大的车型来维系其客户。”
1998年,通用汽车副总裁说:“我们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
第二年,辛西娅·特吕代勒接管土星。正如大家期望的,她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想方设法扩展产品内容”。
两年后,特吕代勒女士离任,土星由安特妮·克莱顿接任。但是这一战略还是没有改变。“我将重点放在不久的将来,”克莱顿说,“计划推出SUV,做好增加产品内容的准备。”
1999年,较大车型的土星(L系列)推出。2002年,运动型土星(Vue系列)推出,替代原始土星的车型(Ion系列)于同年推出。
当鲍勃·鲁兹(BobLutz)接任通用汽车副总裁并负责产品开发时,也是同样的论调。2004年,他说:“我们正在投资土星的未来,因为它是一个内在状态良好的品牌,只是需要一个更强大、更令人振奋的产品。”
无济于事。后面几年土星的销售一直不稳定,但再也没能达到1994年单店平均年销售960辆的最高销量纪录。2007年,土星经销商单店平均年销量仅为553辆(这时己有5个车型:Aura、Ion、Outlook、Sky、Vue)。
在管理派一再染指土星品牌之后,土星已经不再是一种廉价汽车了,因为更大的车型和更高的价格破坏了这一定位;它也不再是一种属于年轻人的车型了。事实上,产品延伸策略背后的初衷是当客户渐渐变老、变富有时,它仍能“为客户服务”。但结局是它却无法同其它大品牌同台竞技。
17年以后,“土星”代表什么?什么也不是
(本文来源:IT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