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已在形成
去年货币政策是过于宽松,而今年是要回归到常态下的适度宽松。从这个角度出发, 退出是必然的,而且已经在实施。从非常规的过度宽松到常规的宽松,本身就是一种退出。
《投资者报》在上期报道中做了个统计,M2减GDP增速,再减去CPI,合理差值大约是4%左右。2000年到2008年,这个差是在-1%到8.5%之间,平均略高于4%,接近4.4%。但是2009年,这个差距高达19.7%。流动性的增长远超GDP增长,而同时CPI没有增长,于是资产价格就成为了流动性的出口。
而2010年,估计M2增长17%,GDP增长9%,CPI为3%,则这个差值再度回到5%。显然流动性宽松程度远远无法与2009年相提并论。
最近,央行和银监会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关注,实质上即控制了流动性和信贷的发放, 又控制了地方政府的支出。也是一种变相的、强有力的退出措施。
其他,央行在提高准备金率方面、公开市场回笼资金、收紧二套房贷款政策和严控信贷规模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实际上,已经开始收紧了流动性。
而唯一欠缺的就是加息这个手段。政府在方式上倾向于和缓的调整,尽量避免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让市场担心政策变化。因而央行现在宁愿零敲碎打,也不愿意用加息手段,主要是担心影响经济,也担心打击市场的预期。
不过现在市场也并不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信号。因为这一方面提醒了政策变化,但更可能的是被理解为利好:即央行判断经济复苏向好已确立的强烈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