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加强经贸合作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政治互信、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以及保持非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等等。
非洲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战略依托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舞台,中非关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非关系推动着非洲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非洲的发展带来十分难得的机会。
中非关系成绩辉煌,但也存在挑战。非洲经济民族主义势头有上升的趋势。非洲国家对于中非经贸合作总体表示肯定,认为促进了非洲的发展,增加了非洲选择合作伙伴的机会,并且不附加政治条件。同时,也对中非经贸合作表示一定的担忧,认为合作的优势在中方。比如,无论在当地出现何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只要经媒体一报道,当地工会就会说,这用不着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去生产,我们也会做,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这背后还有受西方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支持的因素。
大国对非洲争夺加剧,致使中非关系的外部压力加大。美国为了获取非洲的资源和能源,抗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非洲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于2007年设立非洲司令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相继访问非洲,宣布扩大对非援助,提出要与非洲建立伙伴关系。欧洲一直视非洲为势力范围,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高调宣称愿意在非洲问题上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合作。此外,日本以及新兴大国印度、巴西等相继召开与非洲的峰会,加强与非洲的合作,以获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
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和公民到非洲发展,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
促进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尊重非洲国家的最大关切,开辟新的合作领域。非洲国家最需要的不是援助,而是贸易和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另一方面还应调整贸易结构,扩大对非洲非矿产品的进口。近年来,非洲对安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绿色经济的需求逐渐上升。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应该加大参与非洲热点问题解决的力度,开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
第二,妥善解决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加强对非洲新一代领导人和年轻一代的工作,增进了解,夯实中非合作的政治基础;同时,加强民间与社会交流,现实精英外交与公共外交相结合;加强文化交流,大力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加强对双方移民的教育和引导,防止企业、私人利益影响国家利益。严格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在非洲的行为,加强对在非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研究制订回报当地社会的具体规定,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适度开展与第三方的合作。在不损害中非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和中非双边的原则,就非洲问题同美欧等发达国家展开磋商和对话,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具体项目上接受并参与同西方合作,以减轻中非关系的外部压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忠祥
作者:张忠祥
(本文来源:文汇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