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居权喜出望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吕总。吕总决定从深圳乘飞机到天津见他。“那是2005年10月份,刚好大哥到天津来看望父亲。”陆居权说,他只将吕总来天津的事情告诉了哥哥,结果哥哥非常生气:“你看,你都把别人骗到天津来了,看你怎么办?”弟兄俩吵归吵,最后哥哥还是不放心弟弟,陪着陆居权去酒店见吕总。
吕总很爽快,给了他3000元钱作“跑路费”,派他去吉林找这个结构师谈,并给他出具了一份书面证明,证明他是其公司总经理助理,还给他印了一盒名片。
到吉林后,吕总又给他汇了2000元,让他住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不过,那时父亲还在医院里,家里急需花钱,陆居权舍不得住那么贵的酒店,偷偷住进了20元一晚的招待所。有时要到网上查资料,就在网吧对付一夜。
没几天,吉林的结构工程师,顺利“转会”到了吕总公司旗下。吕总又给陆居权打了2000元钱,“这是我赚到的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陆居权似乎摸到了门道,当月就为吕总成功物色到三个工程师。加上自己节省的差旅费,他第一个月的收入,就超过了一万元。
后来,陆居权受到启发,当起了一名专职的地下“猎头”员,“说地下‘猎头’员,是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公司,只是一名中介。不过,这都得感谢吕总将我带到这片领地里来。”现在,陆居权视吕总为恩人,逢年过节都要打电话问候,有时还把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寄给吕总。
留宿清华突然好想上大学
2006年元月,陆居权在北京出差。当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几个老同学就约他聚一聚。
陆居权第一次走进清华大学,几年不见,当年的高中同学,如今头上罩着名校的光环,大家在一起谈论的,都是大学里发生的新鲜事。那次,陆居权感到有点失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陆居权突然好想回到大学里,当一名学生。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已经出院回家修养的父亲。父亲自然十分高兴。从2006年春节开始,陆居权一边复习一边还在兼顾着业务,晚上常常看书到深夜。
2006年,陆居权参加了自己的第三次高考。高考结束次日,他又出去跑业务了。等到家里通知他,才赶回家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上大学后,业务依然繁忙。但陆居权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有了几年的社会经验,陆居权显得十分成熟。同学都亲切地喊他“老大”。他并没有在校外租房子住,“跟同学们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我觉得住在外面就跟学校脱节了,这与我千辛万苦考大学读书的初衷不符。”
经常出差大学生当起“空中飞人”
因为经常出差,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所以陆居权的大部分课靠自学,对一些自己非常喜欢的课,他曾专门乘飞机赶回来听。
“这学期,我基本上在学校里当总指挥,尽量不再当空中飞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