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经济学的道理,用朴素的语言去表达后,反而很简单。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交换经济。
在不断的交换过程中,物品、人、信息等不同形态的资源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我们通俗地讲就是在流动中升值,流动创造价值。
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等虚拟经济的比例不断上升,交易过程不延展,一棒接一棒,最终形成一个又一个“小泡沫”,这泡泡就是流动性产生的价值,或者称流动性溢价。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假定其它内外部条件都不变,某一物品、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者内含价值只有5,通过一次次不断的交换,没交换一次,它的价值(在图1中表现为各种颜色的圆环条)就不会一点点不断增加,这个增加的圆环部分就是“溢价”,或者说是流动带来的附加值。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就认为,资产的价格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就是预期、交易和流动性。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在货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情况下,财富的原码已经从不能流动的土地那里,转移到拥有产权、可以流动的资产那里。西湖边的一块土地,如果没产证,就没有价值。而你拥有产权的一个房子,因为有预期、流动性的支持,进入了交易,就能获得交易性溢价。这种溢价,你可以叫它资产泡沫,或者叫资产性的通货膨胀。但如果泡沫大小能控制一定范围内,就还是良性的,不容易破灭,反而容易让资产价格上升。 “资产泡沫,需要一个支点,就是原始的房子本身,但是泡沫的大小和房子的使用价值本身已经没有联系,而是和整个城市、社会的金融化程度有关。由于金融化,由于使用杠杆和交易的流动率,就会放大初始资产的价值。”金岩石还谈到说。
可以说,人、财、物都需要流动,只有流动才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实现“1+1>2”。
图1:流动性“溢价”的产生过程粗略模拟图

如何寻找“流动中升值”的机会
既然很多人都认识到了人、财、物流动性的重要性,也看出来流动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具备高流动性的投资品么?
我们认为,想要在流动中升值,在投资于某一标的物前,要甄别出这类投资品将来是否能有高流动性,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考察。
首先,这一商品将来的“换手”交易是否能迅速、无障碍得进行,也就说只要投资方想买卖,马上就有人接手,或者有较多的人希望接手。
其次,这个投资品所在的整个投资市场具有强流动性。因为我们在迅速交易的同时,希望成本尽可能小、收益尽可能大,不希望为了获得迅速交易而产生价格上的损失,所以这个市场活跃度一定要高,如此一来,交易就比较容易进行,且交易成本较低或为零。
再者,这个市场在有速度(即时性)和低成本(深度)的同时,还要能迅速地在合理的价格下进行较大数量的交易,也就是市场高容量。
可以说,在流动中升值并非一个主观的、临时的、偶然的交易机会和成果,当某一投资品所属市场具备了这些特征后,我们就可以认定在这样的市场或工具中交易,可以获得流动性溢价。
当然,流动性也不是一件完美的事情。投资者在享受高流动性带来高增值的同时,也要记得防范风险。从市场整体来说,如果流动性过剩,甚至泛滥,特别是货币注入过量,那么在资产价格大膨胀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现实的恶性通货膨胀,那么从国家层面说,就要想办法收缩流动性,防止经济过热带来的“后遗症”,接着资产价格很可能就急速下降。
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2008年以来“四万亿”扩张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当局有意控制货币投放量,财税政策也可能逐步从积极转为平稳,一旦“双积极”政策退出,很可能引发市场较为剧烈的波动。个人投资者一定要特别注意防范风险,不要让自己成为“博傻”游戏中的最后一个接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