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

水晶女王 白手起家赚回千万资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07 12:56:49    浏览次数:291    评论:0
这给她今后的发展之路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代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妇联邀请她去怀柔出席会议。当她赶到展销会场时,会议已经是第三天了,大家对其他展销品已经熟视无睹了。而她刚把自己带来的两大包水晶打开,立即引来各种肤色女性朋友的关注,呼啦一下将她团团围住。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和一股子让她放得开的机敏。她不停地向大家展示、不停地讲解,口若悬河、语出珠玑,得体的装扮、不卑不亢的神情,赢得了在场所有嘉宾的亲睐。她的摊位前从早到晚,黑压压的人群挤成一片,忙的她水顾不上喝,饭顾不上吃,会议尚未结束,带去的水晶都销售一空,她只感叹东西带的太少了。

    从那时起,吴兆娥的水晶生意仿佛如虎添翼,她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顺手,生意一直拓展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企业的不断发展,她的压力无形中也越来越大,因为她知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必须要有高素质的领导来管理和经营。而自己由于只有高中学历,对于现代化企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对于一系列的技术加工资料,她总是耐心地给职工讲解、做示范,对于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她总是谦虚地学习领会,并不时地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为了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让水晶工艺品技术含量高、设计别致新颖,她多次孤身一人到外地取经学习,她先后参加了厦门、西安、无锡、昆明等地的培训班的学习。为了充实和重新塑造自我,她买来企业经营等多方面的书籍进行认真、刻苦的钻研。为了使她的水晶产品提高一个档次,她把眼光伸向水晶工艺品的加工,专门从扬州等地聘请了高级雕刻师。在香港回归祖国前夕,她相继推出“九九归一”、“普天同庆”,“五龙戏珠”等水晶雕刻工艺,一时之间被港澳客商抢购一空,也引来大批国内外大客户的订单,产品的多元化也为她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目前,海龙公司生产的产品涵盖了首饰类、保健类、观赏类、礼品类等系列300余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固定资产超过千万元。

    穿透时空的人格魅力

    在记者与吴兆娥的多次交往中,她不只一次地说:做生意并不全都是为了赚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更好地发挥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企业经营要做到诚信经营,以德取胜。她做生意如做人—样质朴和本份,也因此换来了许多比金钱更可贵的好名声,而这好名声迎来了好信誉。她认为这是企业经营所必须具有的人性化策略。

    2003年6月,一位澳大利亚客商黄先生在她的店铺购买水晶制品,两人在交易过程中当时数钱正好,可这位黄先生离开后,吴兆娥再次重点钞票时发现多了一张百元美钞。此时黄先生已不知去向,最后几经周折,从市里接待方面才得知黄先生已赶赴机场,准备回国。吴兆娥急忙打了的士追了过去,好在黄先生还没登机,她把这100美元及时还到黄先生的手里,黄先生感慨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在文明社会里,这种类似拾金不昧的举动本身只是履行了一个正直的人的责任和义务,但却折射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高贵。这位黄先生从此就因着与她成为了挚友,给她带来了生意的同时,也提高了她的知名度。之后,黄先生至少两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次和她做生意,还介绍了许多自己的朋友过来与吴兆娥联系水晶业务。人性的善良常常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因这一点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吴兆娥说,一个人只要拥有了善良,她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开端。

    1998年5月,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佛教界有意向想以水晶做一尊金刚菩萨,有关部门已把80万元现金打在了一名东海生意人的帐户上,托负其人购买水晶事宜,但此人欲以400万元的出价成交。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97A64969C62925CFECA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