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权威公断
邀请或协助公正性、权威性机构(如消协、技监、媒介等)帮助解决危机,是企业控制危机事态发展、转危为安的关键。
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平息,很大程度上是成功运用权威公断的结果。1999年,因东芝电脑FDC操作可能导致文件损坏,东芝对美国人赔偿了10.5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舆论一片哗然,“赔美国人,为什么不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的呼声以排山倒海之势蔓延。见势不妙,东芝的危机公关开始行动。他们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协会会长和法学专家发表谈话,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理性对待维权、依法进行维权。其后,又请东芝代理商-联想科技发表致用户公开信,说明15年来出售的1500万台东芝电脑,没有任何用户因FDC操作限制的原因引起损坏,东芝终于挺过了这一难关。
五、重在预防
预防是对付危机的最好方法,著名跨国公司的危机公关更多地转到预防层面。他们经常进行调查分析,及早发现引发危机的线索和原因,预测将要遇到的问题和危机发生的基本进展情况,制定多种可待选择的应变营销方案,还通过加强培训树立员工的危机意识。
壳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每年都要对员工、合资方管理层进行危机公关培训,培训人数占员工10%以上。美国很多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危机公关顾问,负责危机的预测和危机发生后的营销策划工作。
六、协调关系
危机发生后,正确、全面地处理好与受害者、新闻界、主管部门、经销商和企业内部关系十分重要。
1985年,南京热水器厂研制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台燃气热水器,正在投入批量生产时,却有三位使用者突然中毒身亡,该厂马上成为众矢之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该厂将事故真相查明并及时公之于众,更重要的是通过协调与新闻界的关系扩大宣传,说明真相;还分别在全国十几家有影响的报刊上刊登《致客户书》、《启事》等有关安全使用知识的文章,印刷十几万份《致用户书》及时发往经销商与用户手中。经过努力,该厂终于渡过难关,重新赢得市场。
七、注重后效
危机公关既要着眼于当前危机事件本身的处理,又要立足于企业形象的塑造,要从全面、整体高度进行危机公关,争取获得多重效果和长期效益。
20世纪70年代,通用公司的洗碗机是全新产品,但销路不甚理想,原因是有消费者发现洗碗机漏水。虽然洗碗机的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但毕竟还有5%漏水。GE的决策者们没有只采取收回等简单的应对措施,而是从消费者利益出发,以质量为重,立足长远、标本兼治,从设计方式和业务流程入手,彻底解决漏水问题。通用的负责精神和前瞻意识成功了,他们控制了北美70-80%的洗碗机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