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他估计,普洱茶生产企业已经从最高峰时的数千家下降到一百家左右,“现在能正常生产的也就几十家”。行业低谷往往会导致行业大洗牌,普洱茶加工生产“大跃进”和疯狂炒作在得到市场的纠错后,这些良莠不齐的企业和炒家也随之被洗出了这个行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大旱提供了炒作题材,但在经历了2007年的惨痛教训后,现在真正从事茶业的企业都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运作比较规范。在这次涨价潮中,众多茶商和茶企都表现得相对谨慎,参与炒作的可能性不大。
2007年以前,作为茶叶中产量较小的品种,普洱茶市场容量不大,以及具有储存升值概念,为炒客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但时至今日,了解和购买普洱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这对恶意炒作无疑起到了制约作用。
此外,即使今年春茶大减产,由于普洱茶的库存量仍较大,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增加供给,这无疑又会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普洱茶产量在2007年达到巅峰,根据云南省茶产办的统计,该年普洱茶产量达9.9万吨。而2008年,这一数字很快下降到5.28万吨。
事实上,当时的普洱茶市场并不大,消费有限,不少都是被茶商和投资客所囤积。临沧云茶百象茶厂陆文俊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朋友并不做茶生意,当年也买了10吨茶叶,到现在仍堆放在家里。
据他估计,当年几乎每个厂家都有囤积茶叶,多的上百吨,少的也有几十吨。虽然每年有部分升值空间,但由于进货价格高,仍有相当部分没有出手。
郑炳基也认为,经历2007年一劫后,普洱茶消费已趋理性。同时,2007年时很多投资客中已握有大量库存,至今未能消化,“普洱茶价格要回到2007年时,还要走几年时间。”
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普洱茶价格也变成“海鲜价”,天天不同。有市场风向标之称的勐海茶厂出产的大益茶,其中7562、7542等型号去年批发价1500元-1800元/件,这几天价格上升到2200元-2800元/件,2009年第一批次的大益茶更是升到3000元/件。据悉,芳村市场内的两家大益茶门店近期车水马龙,一辆辆装满大益茶的货车连夜卸货,许多省内的茶商蜂拥而至要拿货。一位老板对媒体说,他每天出货几十件,最多时近百件,其中东莞买家最厉害,一车车来拉。
普洱茶上涨势头明显,部分商家惜售心理加重。“我现在不急着抛售,公司资金链还充裕,不急着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