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极是只要阵地不能有任何伤亡数字。
作为销售人员来说,如果碰到第一种企业来说,那是再好不过。但结果是企业最终也走向了灭亡。如果碰到第二种企业,那就惨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作为销售人员,谁都明白,资源是销售人员致胜市场的根本之源。没有任何资源的支持,任何销售人员都不可能取得一定的业绩。而现实中的企业主则是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自己吃肉也不能让职业经理喝汤。
在这种关系下,阵地与伤亡数字的关系处理得好坏,则成为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纵横驰骋的重要标志和现象。
正所谓,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这可谓成为处理阵地与伤亡数字的关系标准。
五难:“客户卖什么”与“我们提供什么”的矛盾
经常听到下边的销售人员在抱怨:“为什么我们公司提供的产品,客户怎么总是不那么欢迎呢?相反,往往客户需要的产品,我们不是没有?就是上市比对手慢?要么就是有了也经常断货?”
也经常有客户反映说,“为什么您们公司总是生产很多没用的产品型号?一个大类产品,就有近三十个型号,但真正畅销的也就是那么那么十来个型号,您们公司为什么不把那些不好销的型号砍掉呢?这样,既减少了您们的库存,也减少了我们的出样成本,同时,也减少了顾客挑选的麻烦!而您们却要求出样至少在十五个型号以上!有些型号一个月也走不了一两台?”
其实,这反映的“客户卖什么”与“我们提供什么”的矛盾问题,在营销学上的表现就是产品组合和品类管理的问题。
从营销的本质来讲,营销就是卖滞销货,就是在产品不好卖的时候也能把产品卖支出去。作为销售人员来说,就是扭转“客户卖什么”由客户自己来决定的观念和思路,使客户从“客户卖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向“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转变。
但这又谈何容易!
“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来源于我们对消费者和客户的深入分析和心理洞察,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研究和品牌传播,没有强有力的渠道建设和终端推广,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对销售人员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我们让客户认识到品类管理和产品组合的重要性,帮助他做生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做好渠道建设和终端的产品推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我们提供什么客户就卖什么”。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一方面减少了库存,另一方面避免了缺货,第三,还帮客户做了生意。
六难:先市场还是先销售?
先市场还是先销售?先销售还是先市场?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然而却是每一个销售人员不得不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没有市场,就没有销售;同样,没有了销售,也就没有了市场。
而对于一个销售人员来说,又如何来平衡销售与市场的关系呢?
作为一名职业销售人员,尤其是一线销售人员,需要的是长期的职业生涯考虑和规划,更侧重于长期业绩的考虑和市场的稳健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