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我省群众大多摒弃了修坟茔、除杂草、培新土、烧纸钱等传统的祭扫形式,而改用植树、送花、网上留言、缅怀先烈等新形式,过绿色、文明、感恩的清明节渐成时尚。
■植思亲树,过绿色清明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我省很多地方采取了植树祭祀的方式,倡导城乡群众过绿色清明。邯郸县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清明节前后投入到义务植树中,先后在该县古石龙景区、西郊荒山荒坡、青兰高速一期邯郸县段植树播绿20余万株;乐亭县文明办则在全县发出了“纪念清明――― 我栽一棵树”的倡议。
■网上祭祀,过文明清明
“爷爷!我用刚学的电脑知识给您做了张电子卡,希望您会喜欢……”近日,临漳县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王鹏在校园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并配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电子卡,表达对爷爷的无限哀思。
今年清明节,我省各地群众通过网上祭祀、开家庭追思会等形式,过文明清明节。大名县的刘先生今年就开了一次家庭追思会,将已逝亲人的照片摆好,照片前摆上鲜花、水果等祭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追忆亲人,表达哀思。
■缅怀先烈,过感恩清明
清明节前,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每天都有众多身穿统一校服的学生,集体为先烈献花、扫墓。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前,我省很多地方都组织了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乐亭县先后组织万余名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到李大钊纪念馆和该县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公祭活动;张家口市宣化区也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观看先烈英雄事迹、在烈士纪念碑前进行宣誓等活动。
相关新闻
青年志愿者将开展文明祭祀
从团省委获悉,在清明节期间,全省各级团组织将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文明祭祀系列活动,倡导科学祭祀、文明祭祀,丰富清明节民俗活动,使节日更富文化内涵。
据了解,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将祭扫烈士陵园、纪念馆、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军烈属、老战士献爱心;采取集体公祭、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网上献花、留言;倡导青年在节假日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学唱一首革命歌曲,以微博、贴吧、歌友会等方式表达怀念之情;积极提倡以植树绿化、踏青、放风筝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新生活的憧憬。
(本文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