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居建材巨人家得宝(HomeDepot)向来以男性顾客为主,称霸居家修缮市场多年。然而,劳氏家具(Lowe’s)近年却颠覆这样的思维,成功转型为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居家修缮中心。根据调查,80%居家修缮的决定,都是由女性提出,特别是大手笔的厨柜、地板与浴室的装修,这样的另类思维也确实让劳氏家具缔造佳绩。劳氏家具现已经被列为全美成长最快速的企业之一。
虽然,设定以女性为主要顾客的市场策略并不是什么新颖策略,但却是挽救劳氏家具的一帖良药。八十年代,劳氏家具已跻身产业龙头宝座,但由于过度依赖有周期限制的建筑业,外加家得宝打着低价、多样与高品质服务的大卖场旗帜,劳氏家具还是不敌家得宝的威力,落居第二。
1988年,劳氏家具力图振作,花了六个月的时间,针对从16家分店购物出来的八千名顾客,进行二十分钟的访谈,了解到顾客普遍认为劳氏家具的服务太慢、商品陈列呆板,价格也太高。
于是,劳氏家具开始讲求美学,改变商品的陈列。劳氏家具从陈列架的颜色着手,一路从深蓝改为灰褐色,最后选择可以搭配地板的浅紫灰色为主要色调,这么一来,顾客的目光便能一眼就锁住商品。店内的灯光也必须维持在劳氏家具所规定的九十烛光标准亮度才行。另外,劳氏家具规定不准货架旁做突出陈列的堆头,尽管这种方式的商品陈设能创造利润,但是却阻碍了走道的通畅,因为女性逛街时,并不喜欢与物品或人有所磨擦。
另外,劳氏家具在每一个货架走道上都设有服务铃,顾客遇到问题时,不需追着服务人员跑,只要按下铃就可以了。店经理的部份红利就取决于一分钟内服务人员抵达的频率多高。此外,根据顾客的需求,劳氏家具也将五金类商品摆在出口处,如此一来,对只需要螺丝钉的顾客来说,他们可以手一抓就走。这样的陈列方式打破成规,一般零售业都将每天所用的五金类产品摆在卖场外围,顾客必须穿越许多商品后才能取得。劳氏家具改变策略后,一些顾客也感觉在劳氏家具购物时,服务更友善,选择也更多,尤其它的服务相当令人惊喜。
贴心服务,如影随形
在最初的超市门店中,促销员的出现曾让消费者感受到服务的完善,但随着供货商竞争的加剧,当日渐成熟和冷静的顾客走进超市时,面对促销员“热情的终端拦截“已经感到不适,应付促销员甚至成为了负担。
一个问题由此浮现——超市如今是否需要促销员?
2003年6月开始,沃尔玛悄然撤走了多种商品的促销员改由自己员工统一售卖,仅在家用电器、化妆品等少数几类柜台设置供货商的促销员。沃尔玛以往让供应商在超市设置的促销员是由供应商支付费用,商场统一管理。因为促销员能全面了解自己商品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可有效为顾客答疑解惑。而供货商则是期望促销员能够提高营业额。但后来发现,在商场设置促销员会干扰和降低顾客自助购物的乐趣,导致顾客的满意度降低。同时,供应商在超市设置促销员需要向超市交纳管理费,无形中增加了商品成本,导致价格上涨。因此沃尔玛今年撤走了部分促销员。但美容产品、电器等一些顾客需要专业意见的产品,目前仍保留促销员。
经过近半年的实施发现,其效果对顾客、供应商,以及沃尔玛都是有利的。顾客可以在沃尔玛随心所欲地挑选商品,不用担心被促销员打扰,遇到需要咨询的问题,经过专门培训的商场员工会进行专业解答;而供应商也因此减轻了负担,将购销之间的环节减少,降低了商品的成本,商品价格也适当下调,迎合了顾客要求物美价廉的购物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