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小的米粉,一场悄悄地串谋,一次涨价5毛钱的“小动作”,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关注,并课以10万元的重罚。如今,经价格主管部门的介入,米粉的出厂价是否回调至涨价前的水平?记者为此深入南宁柳州两地米粉市场做了一番调查。
米粉在广西人的生活中,其分量还不能认作是一味可有可无的“小吃”――有人说,广西有“十八怪”,其中一怪就是“餐餐米粉也不赖”。这种说法表达的就是广西米粉的品种繁多,粉店林立,一日三餐吃下来也不会腻。
米粉批发价稍有回落
3月31日上午,在南宁市东葛路飞凤市场粉摊前,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南宁鲜一阁食品厂法人代表阙之和等人被拘后,一袋5公斤装的鲜一阁牌米粉出厂价下调至7.8元,其他多个品牌米粉的出厂价下调至7.5元,但仍未回调至涨价前水平,比2009年的批发价每5公斤上涨0.5元至0.8元。
记者又走访了淡村农贸市场等,米粉批发价的涨幅情况基本一致。
有摊贩透露,米粉生产厂家此次降价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检查,他们担心4月份有可能再次涨价。
在柳州,记者了解到,3月初,柳州壮家粗粮米粉厂曾将出厂价每公斤提高0.2元,相比之前每公斤提价0.4元,已是提幅回落。壮家米粉厂负责人杨先生称,因其他粉厂并未涨价,他们最后只得回调至原价。不过,因为成本压力大,不排除今后不提价。
其他几家米粉厂负责人直言,今年的米粉主要原料珍桂牌大米的价格确实比往年高出很多,大约每公斤提价0.1元左右,但因为害怕客户流失,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据柳州米粉同业公会负责人黄起介绍,目前广西米粉行业标准仍以南宁一米粉厂的制作工艺为标准,这对其他地方的米粉厂不公平。目前,柳州米粉同业公会将拟订报告给相关部门,希望更改行业标准的一些指标。
柳州一米粉连锁店的王先生认为,柳州米粉事件具有典型意义,这也给其他行业一个警告,不能搞价格垄断。
部分粉店价格仍居高位
目前,米粉涨价风波仍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一位王女士说,米粉涨价前,粉店二两的米粉卖3.5元/碗,后来涨到4元/碗。但是操控涨价者被抓后,米粉批发价大幅下降,一碗米粉的售价却没有回调。群众关心米粉厂提高米粉批发价的情况,更关心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米粉店米粉的售价。如今,米粉批发价下调了,不少米粉店却没有下调的意思。这是值得相关部门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柳州北站路、跃进路等多家米粉摊点,记者发现各米粉摊点价格仍维持在一两米粉3元,二两米粉3.5元的价格水平。跃进路一家桂林米粉店老板介绍,柳州米粉先后经历了提价、恢复原价的风波后,目前批发价仍维持在每公斤1.5元。作为米粉店来说,在原材料并未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粉店并不支持粉价提升,因为提价会让吃米粉的消费者减少。
不过,米粉集体提价后引起的连锁反应在市场上仍有反映。据了解,2月26日,物价部门强力要求各米粉厂、米粉店恢复至1月21日前的价格水平,少数米粉店、粉摊暂时执行了,但进入3月后,每碗仍提价了0.5元。记者走访白沙路、鸡喇路等路段,发现确有几家米粉店悄然提价;另外,菜市里的部分粉摊每公斤米粉的售价仍是2.4元,没有回落至2元。
柳州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米粉价格属市场调节价,米粉厂家及米粉店只要不串通提价,可以根据成本、市场等因素提价,物价部门不作干涉。
广西人的米粉情缘
南宁人有多爱吃米粉?记者走访了南宁市的几家米粉店。3月31日中午12时,在民主路上一家粉店里,不到20平方米的粉店里,坐满了前来吃粉的食客。粉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经营粉店已经5年了,就靠卖米粉养活家里人。今年租期一到期,他立马与承租方续约。
“南宁人爱吃米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我一直看好米粉生意”。在官塘菜市附近的一家粉店内也坐满了人,粉店收银员告诉记者,店里一天能卖50公斤米粉。而三品王的一家分店的店面经理称,店里一天能卖出300多碗米粉。
广西人跟米粉结下的情缘之深一般人难以理解,在南宁柳州更甚。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广西南宁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米粉,有的甚至一天两顿都要吃米粉。据统计数据显示,南宁市米粉日消费量达20万公斤左右,足以看出南宁“米粉一族”队伍的庞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对广西南宁柳州两市米粉串通涨价案的处罚后,不少南宁人在网上晒出了他们的“米粉情缘”。
网友“sandy小樱”在网上发帖说,一提起米粉,脑海里便会想起那又白又滑又嫩、又薄又有劲、吃起来齿颊留香的美味。她说,记得当年刚换工作,为了省钱,她和同事们天天中午都吃米粉,大家互相调侃对方为“粉仔”、“粉妹”。她还在论坛上发帖询问:南宁的“米粉一族”,你们有算过自己一周吃多少米粉吗?
米粉在南宁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不少网友参与了调查。记者在网上看到,参与调查的网友大多数表示,吃粉便宜、方便,一周吃3~4餐米粉;有网友表示一个星期餐餐吃米粉,而不吃米粉的网友只占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