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热点 » 正文

晚清的"政坛首富"为何贪得高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3 11:47:46    来源:中华商机网    浏览次数:158    评论:0
导读

国运1909 雪珥著 陕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2月一个美丽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今晚要过河(huo),

晚清的

国运1909 雪珥著 陕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2月

一个美丽的女子焦急地站在河边,面对湍急的河水:“今晚要过河(huo),哪个来背我嘛?”黑暗中响起无数个声音:“还不是我来背你嘛!”

不能想象,这种春晚小品中的场景会出现在对晚清帝国的叙事中。《国运1909》作者雪珥在自序中匪夷所思地来了这么一段。书中满眼可看到这样的章节表述,金銮殿上新来的年轻人,1909年春天的故事,爱新觉罗软着陆,“铁老大”出轨,开滦煤矿地道战,伶仃洋畔建“特区”,康有为“熊市”……别误会,这是一本很严肃地探讨晚清帝国命运的书,雪珥的观察视角另类而独特,让我们看到晚清帝国最后的挣扎。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晚清帝国的官场弯道,黄龙旗下的资本主义,映射进现实。我们不妨通过“庆亲王的首富宿命”了解晚清帝国的官场原生态。四朝元老及少数参与了大清国“改革”全过程的老干部――庆亲王奕劻以贪腐闻名全球。著名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也提到他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场“集市”(market),连门房都设了“收费站”(toll)。

一个腐败到令全地球人都知道的贪官,为什么会在风云诡谲的晚清政坛中从边缘进入核心,并始终屹立在潮头?显然是晚清的政治体制长出的毒瘤。晚清的反腐败斗争矛头指向奕劻。奕劻的儿子、商部尚书载振出差路过天津,看中了名歌姬杨翠喜,候补道段芝贵随即用重金为美人赎身,献给载部长。御史赵启霖立即上奏弹劾,认定这是“性贿赂”。

反腐败的舆论风头一过,奕劻照样得到重用。雪珥一针见血地指出:奕劻这位巨贪之所以贪得如此高调,却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以自污而获得政治上的安全感,这正是1909年乃至整个宣统朝改革的胎毒,渗透在血液之中,难以自行摆脱。雪珥认为清朝并非亡于革命,而是政权的分崩离析——政治改革在各种势力强行搭车后,失控出轨。

晚清的改革,最后被大小领导干部转变为扰民和敛财的工具。新的社会矛盾纠结缠葛,旧的官僚体制处处掣肘。雪珥认为,在辛亥革命之后,正是因为晚清的改革,保全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性命。不论法兰西还是英格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封建帝王的头颅落地。而清室皇族能保全性命,得益于慈禧太后选择了载沣,载沣能屈能伸,在改革数年而终不成后,为皇族赢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体面而又安全的集体“下岗转制”。

《国运1909》以当下的政经热点,激活一百年前似曾相识的改革开放,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过,雪珥对晚清帝国的回光返照以及改革尝试,包括对晚清朝廷皇室和重臣的评价,有溢美和拔高之嫌。写史,还是心怀敬畏之心比较好。

(本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网 )
 
关键词: 晚清 首富 政坛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D064BDD581060259B9E8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