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讲究,保豆腐品质
豆腐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黄豆和水质。酉溪豆腐的制作过程,从选黄豆、泡黄豆、磨浆、滤浆、开浆、点膏、成形、装箱,都保留着后溪豆腐的“土味”:到农户家中收购优质的黄豆;磨浆的“机器”仍然是大石磨;生产豆制品的水源是从80米外的一个溶洞深处引来的山泉水;滤浆用包袱吊在房梁上摇;点膏一定要用石膏,而不能用卤水……
据杨小红介绍,黄豆的浸泡时间对豆腐的口感和产量影响也很大,一般是夏季3-4个小时,其余三季12个小时,浸泡时间过长或过短既会让豆腐减产,做出来的豆腐口感也不够细嫩。
现在,杨小红的制品厂每天要做200箱豆腐,大部分作为新鲜豆腐销售,其余的用来做成豆腐干、豆腐乳和腐竹出售,每月净赚5万余元。
设代销点,拓市场销路
因酉溪豆腐具有口感细嫩、经久耐煮的特点,产品供不应求。虽然制品厂聘请了6名工人,但是从制作、运输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力,而且为了保证豆腐的品质,豆腐必须当天做好,当天售完,为此杨小红常常觉得力不从心。
何不在各乡镇设置代销店?每天定时将豆腐成品运送至代销点,这样既保证了豆腐的销路,又省掉了自营自销需要的人力物力。
现在,杨小红已经在从该镇到县城沿途的乡镇设置了7个代销点,产品基本覆盖了酉阳东部地区。每天由制品厂负责制作豆腐成品,运送至各代销点进行销售,每销售一箱豆腐,提成5元钱,同时附带销售豆腐干、豆腐乳和腐竹等系列产品,代销商每天也有100余元的收入。
豆渣养猪,延产业链条
制品厂每天做豆腐会产生大量的豆渣。怎样利用这些豆渣呢?杨小红看准了“立体养猪、循环利用”这个办法。
在建豆制品厂的同时,她还在制品厂旁修建了一个占地约2亩的养猪场,引进了20头种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