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正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同阶段总会有不同的烦恼。软件厂商若想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不被同行远远甩掉,就应该始终绷紧这根为用户排忧就难的弦,时刻不能放松。博科资讯就是众多IT厂商之中最贴近用户的一家,让我们看看企业信息化都存在那些问题,博科资讯又是如何解决的。
信息化孤岛之痛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萌芽阶段,大家烦恼的是如何实现PC互连,以打破硬件和硬件的壁垒;到后来,大家烦恼更多的是如何深入应用ERP、CRM,来打破部门和组织的壁垒。而现在,大家发现企业里各种应用系统已经很多了,但却又面临着“软件泛滥”的烦恼:应用系统操作界面各不一样,每天先到ERP中查询销售报表,再到OA中审批费用,再到HR中查看本月人员流动情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伴随着问题一个个解决而前进的。回想中国企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30多年间,各类企业大多跟风似地上马了三个以上软件系统,什么OA、ERP、CRM、HR、BI以及财务软件,争先恐后上马,生怕被时代落下。但这些软件的数据格式、数据库类别、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都不尽相同,位置分散相互独立,甚至一些企业在同一个系统下的财务、办公、销售、生产等系统也各自独立。最后,问题出现了,异构系统之间成了多个应用和数据的孤岛,难于共享数据和资源,相互之间不能互为数据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差,企业决策者无法集中看到所有关键数据,难于及时掌控各种准确有效数据,因而大大提高了企业营运成本,减弱了企业市场快速响应力。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老旧IT系统甚至“陷于不义”,产生自相矛盾、过时错误的数据信息,使企业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贻害不浅。
那么,能不能打破软件和软件的壁垒,并对应用系统实现整合和提升呢?
这个问题是广大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反复揣摩的问题,也是各企业用户在苦苦等待答案的问题,正如博科资讯沈国康总裁所说:市场在呼唤能够打通企业信息系统各路经脉的IT系统。
二次开发之痛
目前,传统IT厂商提供的普通软件无休无止地年度例行产品升级,遥遥无期的软件代码开发实施周期已经让企业大伤脑筋的同时,无奈地为昂贵的二次开发买单。从客观角度分析,二次开发成本高,历时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技术实现较难以及开发人员的成本较高两个方面。传统的编码开发方式开发效率低,用户对项目工期要求很紧时,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由此产生的售后问题与成本随之升高;大多数项目的需求成熟度低,客户需求经常变更,修改时往往牵一发动全身,进一步拖慢了开发效率,开发人员实际创造的价值大打折扣;项目规划与系统开发分离,无法准确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进一步增加了修改的几率和后期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编码开发方式完全依赖于开发人员的素质,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熟练的J2EE开发人员薪酬高,面对必须采用J2EE技术的客户要求时,项目成本无法控制;人工应对复杂的J2EE,导致项目的底层架构不合理,系统运行效率很低,无法投入使用;高级技术人员培养成本高、流动率大,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影响很大。
效率低、周期长、工期无法保证、人员成本高、利润空间有限,最终导致了企业竞争力弱,价格竞争无异于将利润拱手于人,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