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众分红请从“央企地王”开始
我们都说纯粹的开发商很“牛”,比如,华远董事长任志强经常发出“牛人牛语”,虎年里也是“虎虎生威”。但这一回他是碰到强硬对手了,吃了别人的“下马威”,抛出了4亿元保证金参与竞买大望京村一号地,结果“空手”而归,还让同行的潘石屹调侃为“花钱买丢人”。潘石屹倒是很“自觉”,来个主动放弃,难怪任志强回敬道:“小潘已怕得连参与都不敢了,招拍挂已让小潘失去了参与的信心与勇气。”
“又一个地王诞生了!”接下来就会是“房价又要涨了!”这是“房奴”的一种“蜗居反应”,这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定律”。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只能说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太可观了,在高房价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的“吸血功能”再度强化。事实上,地价房价互推已成恶性循环。土地市场竞争的热度有多高,房价就会“水涨船高”。央企“不差钱”,“10亿只是小钱”,当“地王”如探囊取物,可以预测,今后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央企地王”。
央企当“地王”,无外乎要成就“坐地生金”——杀入房地产行业分一杯羹。没有谁会嫌自己的腰包太鼓,没有谁会嫌钱赚得太多。央企利用其自身优势,尤其是合法的垄断地位与资金实力雄厚,进入暴利的房地产业是顺理成章的,今天不发生,明天也会发生。驱利,驱暴利,是本能。我的钱我做主,央企的钱当然央企做主。其实,央企,乃至所有的国企,你们的钱不应该你们做主,因为你们是全民所有的。
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实行阳光财政的提案。他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应当全民分红,至少拿出一部分全民分红。一呼百应。关于国企全民分红的话题从“两会”延伸开来。有人说:国企全民分红是一道“彩虹”;还有人说:老百姓要捍卫国企红利的“分红权”。“央企地王”频现,那么,“央企地王”就应该“坐地分红”。抓紧时间建立健全全民分红机制,抑或是解决国企高薪的“釜底抽薪”,抑或是降低地价进而降低房价的“芝麻开门”,抑或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三地王像三记耳光
15日北京进行土地拍卖,六块土地产生三块地王,这说明了什么?
首先是时机的选择非常微妙,有点特意安排——“两会”刚刚结束,立即选择拍卖土地。我们知道,此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抑制土地价格上涨过快,而针对地价与房价的暴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表态要坚决反对。这产生了一个大错觉,因为政府将出台切实的措施调控房价,起码是让它稳定一年。而15日北京卖地,采取的是“招拍挂”方式,比如朝阳区大望京1号地,经过84轮激烈角逐,最后是远洋旗下的北京远豪置业有限公司以40.8亿元拔得头筹。据专家测算,该地块仅仅土地价值已经折合楼面价2.7万元/平方米,如果将其承诺的廉租房,限价房除去,该地块未来销售价最少4万元。如此算来,未来的北京房价是涨是跌,都明白了。这记耳光明显是扇向了盼望房价能够回落的老百姓。
“两会”期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曾明确表态,“调控房价,北京要下大力气带好头。”15日的“三地王”已经让北京市政府有一万张嘴都说不清了。据说,15日地王一出,北京部分房价上涨2000元/平方米。这个耳光是扇向政府吗?不是,是扇向那些预测房价将暴跌的经济学家的。北京房地产出现报复性上涨,预示着周边城市房价肯定上涨,也预示着今年房价整体上涨空间不小,所有的房价预测包括经济预测都要改写。
我不是专门研究房地产的,但我知道,以目前的市场价位,即使打压下去30%,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那么,天天鼓吹打压房价的人是在帮谁的忙呢?显然,是在帮富人的忙。我注意到,现在北京的限价房已经定价为7000元/平方米了,而且大都在远郊区。这种7000元/平方米的房子谁买得起呢?谁会买呢?开发商应该很清楚,这应该还是富人、起码是有车一族才卖得起。怎么才能使房价下跌,看来不是建多少限价房,而是鼓励普通人租房,同时尽快对购买几套房的业主征收物业税。物业税是指向谁的?很明显,就是某些与房地产商勾结的贪官污吏。征收物业税首先将实行财产公示制度,尤其是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因此说,北京一天出三地王的最后一个耳光是扇向某些贪官污吏的。
今天某些人导演了房价暴涨的闹剧,明天逼着政府出台物业税。最后会怎样?北京很可能成为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的“出头鸟”,到时候,跟着起哄抬地价的企业家也得晒晒收入表。
|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