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全裸,吃喝就锐减——这是前段时间“第一全裸乡政府”四川白庙乡财政公开后,呈现出的效果:自公开费用后客人都自掏腰包,招待费用直线下滑,3月招待费同1月相比,下降了近90%。从该乡领导接受采访时的表达看,招待费延续着这种下降趋势:来白庙视察的上级比平时减少一半。即使来了,70%以上的客人都是来去匆匆,没有在白庙乡吃饭。“裸账”让客人望而生畏。(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0版)
上一次该乡负责人谈“招待费直线下降”时,是带着欣喜之情来介绍的。可这一次官员再谈“招待费继续下滑”时,则满面愁容心急如焚,该乡乡长说:都是正常的工作联系,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嘛,何必饿着肚子走呢?
招待费下降,这是财政公开意料之中的效果。这种制度以一种天然的威权迫使着财政回归公共,迫使官员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都想到公众的目光,即使饿着肚子走也不敢吃喝,这就是公开和阳光的作用。如果仅是招待费下滑,吃喝财政大为减少,那是公众所乐见的;财政无须浪费在迎来送往的吃喝招待上,能挤出更多钱给民生,这也是当地官员所乐见的——可面对招待费下滑,白庙乡官员何以忧心重重呢?
原因是,一同下滑的不仅有招待上级的费用,还有地方脱贫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地方官员本想寄望于财政的透明和公开赢得公信,从而争取到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可公示后并未如愿引来资金。地方官员跑了两个多月,没有争取到一笔资金,党委书记亲自出马也是多次碰壁。白庙乡争取不到资金可能有许多原因,比如上级部门资金本就很少,缺乏好的规划和项目,地方基础太差等等。可当“争取不到资金”与“招待费直线下降”放在一起时,很难让人们不产生这样的联想:“招待费直线下降”是不是导致“争取不到资金”的原因之一?
当白庙乡官员看到招待费直线下降,看着下来调研的官员饿着肚子离开的背影时,难免不产生这样的焦虑:争取资金之所以处处碰壁,上级部门所以不给白庙资金,是不是与“招待费下降”有关?领导不给资金,是不是因为没有招待好他们?领导到了白庙乡,“裸账”吓得都不敢吃一顿饭,怎么可能争取到资金呢?
“饿着肚子走”与“争取不到资金”,这是一种可怕的联想和暗示。不错,财政全裸确实取信于民,公众也乐见全裸后“招待费直线下降”。所以,对发展资金充满渴求的地方官员,看到领导“饿着肚子走”时,难免会对“财政全裸”产生担忧。那么,如果全裸成为一种惯例,白庙乡的尴尬会不会不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