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0年高考如期结束。随之而来的,除了一个个高考家庭等待高考成绩的忐忑外,还有关于“高考经济”的新一轮讨论。一个普通的高考考生家庭,到底高三一年会为高考花去多少钱?
链接
常规支出
学费、书本费、资料费:约1000元
生活费用:约20000元
零用钱:约6000元
特殊支出
补习班:一个寒假补习班,一个冲刺班,共计5000元
一对一家教:10000元
高考期间租旅馆,在外吃饭:1000元
家庭损失
父母请假损失工资:约1000元
(数字仅供参考)
支出:千元左右
6月8日,上午10点20分,西城区的实验中学考场门前,几排由附近单位提供的长椅上,坐满了等待考生的家长。没有椅子坐的三三两两地聚在马路旁的树荫下。《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作文题也成了家长们讨论的话题。
考生邹岩的母亲张雅英为了接送孩子参加考试,请了两天事假,加上周末时来实验中学踩点,这已是她连续第三天来到实验中学。30年前,19岁的张女士也曾是西城区的一名考生。
“教室不一样,氛围更不一样。”让张女士颇为感慨的是,原来只有小楼的实验中学,早已扩建成有着两块校区的重点中学,而学校门前由警察拉起的警戒线,也让张女士颇感紧张。不过与30年前高考最为不同的,还是如今的“高考经济”。
“高三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就要五万块。”虽然2010年高考采取了新课标,但这并没有给孩子带来轻松,高三一年,邹岩基本都在做题与考试中度过。
“做练习题,那是高三学生的基本动作。孩子的成绩,都是反复做题才能提高的。”除了学校指定的教材及习题外,买练习册,曾是张女士每周的功课。
以新课标为例,试卷集的售价在20元左右,买齐6本才100元。算来算去,邹岩花在习题集上的钱不到一千元,这也是邹岩高三一年中支出最小的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