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致富 » 正文

字画还需印来配 印泥也有诸多名堂:鲁庵红印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31 13:00:45    浏览次数:240    评论:0
导读

  上图为张鲁庵给符骥良的信关于印泥    一日,我在外,一位熟悉的书家给我写了字幅

  
上图为张鲁庵给符骥良的信
关于印泥
    一日,我在外,一位熟悉的书家给我写了字幅,没带印章,说是下次来嘉定时给我补上。不久,他来了,也果然带来印章。我找出一小铁盒印泥,让他钤樱他大笑,说这是单位财务科用的。我只得再翻箱倒柜,终于找到漳州八宝印泥,有“特级贡品”的字样。他看了看,才算可以。

  盖过印章后,飘逸的笔墨果然平添了几分生气。稍后,他给我讲印泥,说最好的是上海鲁庵印泥。当年张大千离开大陆后,还托人从上海带鲁庵印泥去用。

  我第一回听说鲁庵印泥,从此也开始探究印泥的诸多名堂。

  春秋战国时期,印泥是用黏土制的,平时如泥丸,临用时用水浸湿。当时公文和书信是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为防止传递过程中的私拆,简牍外面加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用绳捆扎,把绳结放于方槽内,用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标记。这种泥丸称封泥,清末小说家刘鹗就有收藏封泥的爱好,由他编辑的《铁云藏陶》收录其古封泥752块。

  隋唐以后,造纸业的迅速发展使公文和书信改用纸张。竹简木牍的废止,致使用泥封信的做法也就此结束。之后的“水朱”印泥,印章刚盖上时色泽犹可,但时间一长,朱色纷纷脱落。直至油调朱砂印泥的诞生,印泥才得以完美。

  油调朱砂印泥的出现,应不晚于明代中期。明代文人顾从德编于1572年的 《集古印谱》,其钤印使用的就是油调朱砂印泥。印泥制作者中,有史可考的是清朝漳州的魏长安,他于清康熙十二年研制成“八宝印泥”名闻天下。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75634B510085D87A1E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