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国学天才孙见坤抄袭风波详情曝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3 14:19:59    浏览次数:384    评论:0



文/本报记者 张强

从7月尾至今,先后经历自我吐露、媒体包围、方舟子质疑、复旦大学教授澄清等跌宕放诞起伏的人生故事后,在舆论聚光灯的连续高强度照射下,人们不禁要问,“国学天才”的光环是否最终会从这位少年身上垂垂褪去?


“老道”国学逾越同龄人

孙见坤开始进入“国学天才”的序列,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始于复旦大学主理的“博雅杯”征文大赛。孙见坤在那次竞争猛烈的大赛中勇夺一等奖(天下共两名),他也因此迈进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门槛。但今年高考,他“发挥失常”,总分距一本线差6分。虽然复旦大学故意破格录取他,但陕西省招生办却态度刚强地拒绝为其投档。最终,孙见坤的档案被投到了山西大学。

“招生办棒打鸳鸯”,让孙见坤成为近一个月以来舆论关注的核心,关于他的消息连续不停。好比:7月29日,孙见坤在个人私家博客中吐露,复旦大学8位曾面试过他的教授没能把他从一本线下“捞”上来。但随后,复旦校方否认了8名教授联名恳求录取孙见坤的听说。

一度,孙见坤被媒体称为“国学天才”,外界推测与他在国学范畴超乎同龄人的“老道”密不行分。他自称,在完成学业之余精读《山海经》,并撰写了《山海经新释》,他加入“博雅杯”的文章便是为《新释》作的自序。有媒体报道称,他10年间阅读量惊人,涉猎多达2000册古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7692E28214766C1E0E0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