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图书都没法再打折了,京东方和当当网几乎已经卖到成本了,新团购模式涉及并不是规模化的产品,而是局域性强的服务业”,陈宏指出。
美团、F团等中国式团购创业团队,开始在生活服务类项目上大做文章,团购的项目从餐饮向SPA、美容、美发、KTV娱乐项目不断渗透。
然而,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居住地理不同、商业环境不同、用户消费习惯亦不同,如何找到中国式团购网站生存方式,仍具有相当的挑战。
现在只有毛利润
中国商户在对品牌和经营上的成熟度上,低于美国。
“创业门槛不高,我现在和3个朋友在做一家团购网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业者对《英才》记者称。但在创业论坛中,记者发现已有创业者偃旗息鼓,并总结了三大失败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对本地市场和商户的开拓能力。
事实上,网上交易模式的技术架构搭建,对于互联网创业团队并不是难事,三两个兼职的软件工程师甚至都能完成。但是,为了赢得更加优质的商户,一家互联网公司要培养数十名乃至数百名的销售去与商户询价议价,则是一件难以想象和运作的事。
“不做差异化,而是最优化”,王兴的坦言,也暗示着中国团购模式整体并无差异化可言,最优化的指标只能是比较务虚的“获得好产品、谈定好价格”。
“中国服务业整体就较美国落后,优质商户是稀缺的”,在失败的创业者看来,尴尬的情况是:优质商家有着更高的议价权,来确定折扣额度和选择合作对象;劣质商家,虽然折扣价高,但又可能让用户失去信任度和美誉度。
刘建国告诉《英才》记者,有不少商家主动登门、想加入爱帮团,但只有经过仔细筛选,保证服务质量上乘的才能留下。
同样,他感到无奈的是,在美国,商户对于团购的理解,更像是一则广告,舍得砸钱,而在国内,商户普遍期望“一单”就能获利,给予中国团购网站的折扣点普遍较低。于是,王兴称“只有毛利润,没有净利润”,刘建国也表示“基本实现盈利,但不乏培育市场的单子”。
那么,谁能更快的开拓各城市优质商家,谁能最快拥有自己的核心用户,谁才能在越来越低的折扣价中生存下来。
如果巨鳄来袭
无论如何,互联网巨鳄,都将在广大团购创业先锋成为先烈的时候,纷纷涌现。
在陈宏看来,对团购最简单的理解就是B2C,将商户和顾客连接起来,并创造新的消费。于是,已经做好前端连接工作的生活信息类网站,未来将很可能在竞争中后发制人,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据统计,一个月前开始搭建爱帮团的爱帮网,单日已创下3130人团购的最高纪录。
事实上,很多网站未来可以以用户需求出发,发起“团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