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王东升:“两种替代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5 11:15:30    浏览次数:306    评论:0
导读

  开创京东方事业的 16 年间,我始终是一个惶者,天天如履薄冰惶惶然。我认为,只有惶者才有可

  开创京东方事业的 16 年间,我始终是一个惶者,天天如履薄冰惶惶然。我认为,只有惶者才有可能成为王者。放眼望去,而今的王者无一例外都曾是惶者。我之所以是一个惶者,是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始终面临着两种替代之危 :一种是产业替代之危,另一种是人才替代之危。

  一个企业所能遇到的最大的危机是,在无忧无 虑几载辉煌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来自地球遥远一端的企业所替代;一个企业很难摆脱的危机是,在被替代之后,费尽心机终于找到另一艘小舢板,但仅侥幸片刻,却发现这艘小舢板也在漏水,此时周围云水茫茫,呼救无门。

  产业替代:看不见之危

  一个企业永远逃避不开的危机就是被替代,因为无论身处哪一个产业,都必须遵循和受制于这个产业的运行规律。产品生命周期是客观存在,产业生命周期也是客观存在,两者都将决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在产业生命周期中一旦出现替代危机,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如果企业熬不过产业低潮的冲击,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所取代,但他们是你看得见的敌人。也许企业熬过了产业低潮,以为自己幸存下来了,却未发现所在产业正在被新技术或新方式所替代,它们是你看不见的敌人。

  所有企业都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危机,头上都有一把悬丝之剑,因为经济发展总会大浪淘沙,只有坚强且顽强的企业才能幸存下来,成为百年名企。谁还记得西门子最早是做什么的?指针电报机。IBM 呢?打孔机。英特尔呢?存储器。在经历多次的替代危机之后,他们坚强地嬗变成现在的巨人。

  对于中国企业,替代危机更是如蛆附骨,早已成为中国企业兴盛之大患,但大家并没有足够意识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一度繁花似锦,短短几年就雨打风吹去。

  改革开放 30 年,在中国活过 20 年的企业已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这些逝去企业的寿命都与其产品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产品寿命受到产业发展周期规律的种种制约,企业无法左右其生命周期。一旦产业发生变化,就算这个企业产品再好也没有用,他们已经被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敌人替代了。

  对于这种替代危机的担忧和焦虑,曾经使我整夜无法入眠。京东方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今年第二季度终于迎来了盈利。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京东方早在进入 TFT 产业之前已经花了 8 年时间去计划,去思考,如今,我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了,因为京东方逃过了一次巨大的替代危机 :当 CRT(显像管)技术和产品被 TFT(液晶)平板显示技术取代 时,京东方痛苦的转型给企业和员工造成的损失不可复计,但我们庆幸没成为被替代者。然而,我依然是一个惶者,因为没有什么技术是不能被替代的,TFT 技术也如此。我们预计 TFT 液晶显示技术的产业寿命大约有 30 年,这就是产业规律留给我们寻找化解 TFT 被替代危机的时间。在这段并不太长的时间里,我有信心去寻找下一艘巨轮甚至是几艘大船。

  京东方用 8 年的"战略前瞻",5 年的"战略执 行",跨越了一场全球性产业替代之危。当全球显示领域在跨世纪之际出现行业转折点时,京东方抓住产业替代的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中国显示领域的领先者。如今,我们能够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产业低潮时勇于投资于 6 代线和 8 代线,埋头于技术创和价值创新,是因为我们站在了显示产业的新战略制高点上,我们坚信只要产业回暖就能收获丰盈。可惜可叹的是,不少原来并肩于京东方的同行已经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它们在这场替代危机中已经沉没了。2003 年,京东方以蛇吞象式并购勇闯TFT 领域,舆论认为这是一场赌局,其实我们赢的不是侥幸。

  推己及人,我希望中国企业能走出替代危机的泥潭,出现世界级的大企业,这肯定是京东方的理想和目标。很多中国企业疯狂地去投资搞多元化,想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但其结果往往是耗尽了自有资源。通过多元化来解决替代危机只能是在封闭状态下管用,在开放的中国,每一个产业都有国际顶尖企业的强力竞争,多元化并非应对替代危机的法宝。

  中国企业必须认识到替代危机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两个层面上来应对替代危机。一个是内部层面,必须随时准备转型,自己替代自己。企业家必须随时保持高度警觉,磨练自己的产业预见,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对手统统扫入自己的雷达,才能保证企业不断化解替代危机。

  英特尔从存储器跳到微处理器芯片,在芯片技术上一代接一代地创新,自己替代自己。IBM 从"制造的 IBM"走向"科技的 IBM",现在成为"服务的 IBM",也避过了一次次替代危机。因此,企业只要抓住产业价值链上增值的关键环节,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投资驱动走向价值驱动,这才是不容易被替代的。

  从外部层面解决替代危机,需要整个社会环境 的改变和国家与企业的合作,中国必须发展长期的产业战略投资机制,必须培育出强大的企业来,又强又大才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转型,企业才有应对替代危机的更大生机。

 
关键词: 京东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B7CB2BB1417300FA089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