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富名媛 » 正文

朱老大:一丝善念成就一个千万富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1:03:03    浏览次数:198    评论:0
王仪伟终于放心不下,悄悄来到朱呈镕的住处。他发现,妻子的住处竟然堆了一堆雪——下雪时漏的;屋里老鼠到处乱窜,除了几斤山楂、几斤糖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突然感到内疚,当天晚上就赔礼道歉把朱呈镕请了回去,并买了一大堆跟糖葫芦有关的书籍和熬冰糖的用具。

    条件好了,朱呈镕做起事情来就方便了。她白天走访一些做糖葫芦的小作坊,晚上就自己在灯下忙碌。这期间,她发现北方有那么多做糖葫芦的,却几乎没有人真正把糖葫芦当成一项事业来做。比如所有的糖葫芦竟然都是有核的,为什么没人为顾客着想一下,去了核呢?大家爱吃糖葫芦,无核的肯定比有核的更受欢迎。这么一想,她就发动孩子跟自己一起做。晚上,孩子挖核,丈夫做小竹签,她就熬冰糖。

    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朱呈镕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无核冰糖葫芦。这时,2000年春节到了,朱呈镕想,今年春节可以给家里人来点惊喜!

    春节时回娘家,她什么礼物都没带,就带着自己做好的一箱冰糖葫芦,想让家人评价一下味道如何。别的人倒没啥感觉,可她的大姐岁数大了,装了假牙,没想到这糖葫芦吃下去,愣是把大姐的假牙给粘掉了。大姐很生气,呵斥她:“自己家人吃了都不行,你还想卖给别人?”

    难过归难过,回到家后,朱呈镕就琢磨:怎么会把大姐的牙给沾掉了呢?肯定是糖熬的火候不对,糖熬嫩了就粘牙,熬老了就苦。怎么才能把握好火候呢?她突然想到有一位熟悉的大师傅做的拔丝山药在当地很有名,做这道菜也有熬糖这一工序。于是,她找上门请教,可那位师傅说什么也不愿意把这技巧告诉她。没办法,她只好在师傅转身去拿山药时,把藏在袖子里的温度计插进锅里看温度……回家后,朱呈镕反复试验熬糖温度。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做出了既不粘牙又不苦的无核冰糖葫芦。

    实验成功后,朱呈镕信心大增,决定继续研制糖葫芦。有一次,看到儿子吃的月饼,她突然灵机一动:这糖葫芦是无核空心的,难道里面不能填充一些东西?在丈夫的帮助下,她给糖葫芦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酱甚至熟鸡肉、牛肉等等。她把夹心糖葫芦再拿给大姐和父亲一尝,果然没有说不好的!

    当年,朱呈镕就注册了“朱老大”的商标,丈夫又贷款5万元帮她在山东联系了一家包装厂,生产了一批印有“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字样的包装袋子。虽然当初购买的那9000公斤山楂,除了实验用掉几百斤以外,全部烂掉了,但她仍然决定大干一常她用贷款的钱专门租了一间大房子,添置了生产工具,雇了几个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2000年4月5日,是朱呈镕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朱呈镕和她的亲戚们小心翼翼地将夹心糖葫芦摆到临沂市的大街上,等待市场对他们的裁决。

    刚开始,吆喝了一阵,没人注意。过了一会儿,一个眼尖的姑娘首先发现了这些糖葫芦的与众不同,兴趣盎然地说:“来一个尝尝。”这姑娘刚咬了几口,就大声赞叹道:“哎呀,好吃,好吃!”一听说好吃,周围的行人“呼啦”一下就都围了上来。随后,更多的人受到了感染,向这里涌来......仅仅一天,700支夹心冰糖葫芦全部卖光!

    全家群情振奋!最高兴的是朱呈镕的父亲。这个退休前曾先后担任过临沂市锅炉厂厂长和机械厂厂长的老人,看到女儿竟然被一大堆烂山楂逼着做了一番事业,不禁兴致勃勃地热了满满一壶老白干,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D4C10FF17728B51C49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